中新网7月7日电 据新华网报道,“中小户型新政策”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人群的住房问题而言,的确犹如一场及时雨。但在海南7月5日召开的2006(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房地产业中的诸多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张元端说,2005年,全国250个地级以上的城市,70%没有完全实施廉租房,保障面不到4%,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连续出现了负增长。目前,经济适用房开发只占商品住宅总投资的5%。
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解决住房问题,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像中国目前这样,主要靠市场手段是很难彻底解决的。由于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市场主导制使得一方面巨大的住房需求刺激了房价的上涨,另一方面,中低收入者承受不了,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
专家建议,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必须建立起买房和租房两条腿走路的机制,新房市场和旧房市场两条腿走路机制。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住房消费的梯度化和消费模式的多样化。有步骤地解决全社会的住房问题。
具体而言,一是政府直接参与建房的模式。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提供运营资金。张元端说,比如英国设立了政府住房公司,住房资金由中央政府公共开支,住房公司负责住房投资的分配。
二是政府间接参与模式。比如法国政府为那些非赢利机构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支持这些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租房。
三是建立专门的保障廉租房的机制。比如新加坡,90%的住房都是由政府以廉租房的形式初步解决的,从而使新加坡得以实现“居者有其屋”。在日本,无论是战后为解决房荒而建公营住宅的时期,还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为工薪阶层建造住宅时期,政府都起到了主体作用。日本80%的住宅为普通居民集合住宅,剩余的20%才允许私营集团开发商品住宅。 (王勉 王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