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在美国当代外交中,历任总统都曾遇到过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最初的外交目标都过于理想化,以至于在实施过程中备受挫折,最后不得不回归现实。当然,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在越战期间,约翰逊总统明知不可战胜却偏要坚持到底,结果在泥沼中越陷越深。
上星期,美国《时代》周刊在封面报道中宣告,由于阿富汗和伊拉克境内的抗美运动日益激烈,伊朗核争执陷入僵局而难有进展,以巴冲突持续不断,再加上朝鲜当局敢于公开挑衅美国,布什政府的“牛仔外交”已变得焦头烂额并走向结束。
“牛仔外交”的核心是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在理论上已被归纳为相当悦耳的“布什主义”(Bush Doctrine)。
先发制人战略的终结
“布什主义”所指并非是一二次言行,而是其背后的整套思维。朝鲜试射导弹之后,具有相当大影响的新保守主义分子,包括克里斯托尔(William Kristol)和埃博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纷纷指责白宫反应软弱,极力主张对朝鲜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击。相比之下,这种声音才是“牛仔外交”的真面目。至于布什呼吁要耐心等待外交斡旋,,恰恰说明他已经与“牛仔外交”拉开了距离。
确实,很多舆论都认为,美国这次对朝鲜试射导弹所作出的克制反应,是“先发制人”战略走向结束的标志。但是,布什政府对这一政策的自我反省,却并非始自今日,而是始自去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当时,笔者在《飓风灾难使布什全球战略面临收缩》一文中指出,九一一事件使新保守主义势力全面膨胀,而卡特里娜飓风却使这一势力遭遇重大挫折,其不可一世的作风和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都将有所收敛。
近一年来的很多事实都已证明,布什政府的战略雄心不仅在收敛,而且也在收缩。其中,他在今年5月26日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举行记者会时所发表的一番讲话,最具转折意义。布什在记者会上首次承认,在反恐战争期间,他犯了一些错误,包括发表了一些很不适当的言论,因而为此感到遗憾。
紧接着就是本月7日,布什在芝加哥会见记者时,以从未有过的温和语气,再三表示要以耐心和外交手段处理朝鲜导弹事件。他说,这个问题并非在一夜之间出现,所以也不要指望在一夜之间予以解决。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本星期较早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就“布什主义”的内涵也做了一次新的注解。他说“先发制人”并非单指军事手段,而且也包括外交途径。虽然这也是试图为“牛仔外交”的结束而自圆其说,但却也再次表明,美国的外交思维确实在转变。但问题是:朝什么方向转变?
“手握大棒,轻声说话”
1999年11月,布什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在里根图书馆发表外交政策演说。针对民主党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关于美国是国际事务中“不可独缺的国家”的高傲言论,他有一段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讲话。
布什说,美国外交应该反映出自己的性格,那就是强者的谦逊和伟大者的卑微。这将是共和党政府的精神。只有实行谦卑的外交,谦卑地对待其他国家,而不是在全球各地指手画脚,美国人才不会被视为“丑陋的美国人”。
今天,正在转变外交思维、试图调整外交政策的布什政府,是否还有这种理念?是否能够回到最初的起点?
由于“先发制人”的外交战略起始于九一一事件,所以公平地说,在那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一个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的超级强国,这一政策自有其合理性,于情于理都可以理解。人们后来之所以予以责难和反对,原因只是这种政策合理性被无限扩大和滥用。
自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都不曾把军事手段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选项!笆治沾蟀,轻声说话”(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一直被外交决策者们奉为座右铭。布什在执政之前和执政之初,无疑也有如此理想,但反恐战争使其扭曲变形,结果致使国力虚耗,至今已经是底气不足。面对伊朗和朝鲜当局的正面抗拒,布什政府当然还可以大声说话,但手中的大棒已经失去分量。所谓“牛仔外交”的终结,与此直接相关。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有删节;作者: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