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香港迪士尼并非亚洲地区的第一家,却是华人社会的第一家。在这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华人俗话,要和笑咪咪的米老鼠形象,产生一种心理的竞赛。
美国文化殖民工业征服了日本,制服了骄傲的法国,现在也登陆中国了。
其实,为市民、村民、百姓提供吃喝玩乐的所在,古已有之。远的有维也纳的Prater(普拉特)游乐园,十九世界末有纽约的康尼岛游乐场,据说后者一个周末可以吸引100多万人次。再靠近些,上世纪初还有洛杉矶太平洋乐园。
至于我们东方,自古也有元宵赏灯会,各种节庆的社戏活动。宋朝的瓦舍里头有吃有喝,百戏杂剧等娱乐多彩缤纷,曾经出现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头形容的,瓦舍中“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兴盛局面。
来到东南亚,我们也有热带人的夜市(白天太热)娱乐,南方人的“博览会”。
然而,这一切最终都敌不过华特·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乐园。上述的各种乐园,都消失或式微在历史中,“迪士尼”才是今天被认为是乐园的典型,乐园的符号象征。
迪士尼创造了一个让人能愉快去相信的“真实谎言”,并以此为基础在形成一个生财有道的经营方法,是这个乐园符号能征服各地的原因。
然而,迪士尼这个人工的纯净乐园,到了香港这个以混杂为活力源泉的社会,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却还是令人好奇。
从华洋杂处的夹缝中欣欣向荣生长出来的香港人,会如何融入纯净童话世界里?
有人担心,迪士尼会和香港文化产生冲突。这也许过虑了,放一个迪士尼,或许香港还是香港。只是人们多了一种消费方式罢了。日本和法国也并没有因一个迪士尼,而丧失了本身的文化。
关键不是外来力量多强,而是这个社会的文化根基有多厚。
而只要能继续赚钱,迪士尼还是会到处去。上海迪士尼、北京迪士尼,下一个会在哪里呢?(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韩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