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十月十五日电 题:F1中国周年记:谁沾了谁的光
中新社记者 孙璐
一年前,F1在质疑的眼光下首次进入中国。国际上怀疑中国是否有能力办好F1,国内则怀疑这项耗资巨大的运动,是否只给中国带来一阵短暂的热闹。
今天是F1在中国第二次正式比赛开始的日子,也可以说是在F1进入中国的一周年。从记者这两天在现场的切身感受和综合采访来言,F1与中国的关系已经渐入佳境,可以说是进入一个“蜜月期”。
F1萌生亚洲计划
如果说首次登陆中国的二○○四年F1大奖赛的目的是试水,那么今年F1主办方对中国站的态度则可谓坚定。F1管理公司总裁伯尼日前在此间出席F1全球商业峰会更表示,未来F1发展的重点将是亚洲。
此间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没有举办F1大奖赛经验的中国来说,去年能够把组织赛事、运送十几万观众的几项主要工作做好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还谈不上秩序和规模。去年F1在上海赛场的疯狂让世界领略到了尖端赛车运动在中国的热度,可是拥堵不堪的交通状况、赛场内一瓶纯净水卖到十元人民币的混乱,让许多真正的F1车迷只能是一声叹息。而今年,记者在现场发现,交通指挥、安保、竞赛管理、大型活动、医务、新闻宣传等各项工作都称得上井井有条。从有关主办方的官方发言和私下里与境外媒体及观众的交谈中记者也发现,F1车坛对今年中国举办的大奖赛都有更好的评价。
虽然有关人士也表示,一个国家要想在F1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仅仅靠举办一两站F1赛事是远远不够的;但F1上海大奖赛的日渐成熟令人们有理由确信,是上海让F1主办方萌生了亚洲计划。
中国企业的F1战略
F1除了带给观众感官上的刺激和震撼外,留在人们心中更多的是世界顶级品牌的烙印。而在今年的F1大奖赛中,记者发现的是更多中国本土企业的身影。
还记得去年的上海赛,外资企业的产品把在此间举办的F1中国大奖赛包得严严实实。而今年,从赛场内铺天盖地的红色“中石化”广告牌,到赛场外叫卖中式快餐的临时摊点;从长城润滑油、东海沥青的宣传栏,到越来越多的F1赛车上出现了熟悉的汉字,中国的企业渐渐杀入外商重围,也来争抢这一极具广告效应的“秀场”。
此间有关人士表示,F1中国大奖赛为中国的本土企业提供了面向世界的广告台,也提供了向国际知名企业学习的机会,今后十年间,以F1等国际赛事为商业载体的一大批中国本土品牌必定将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
对上海而言,F1不仅提供了一个通达全球电视观众的途径,而且也向全世界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不仅仅是F1选择了上海,也是上海选择了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