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9日电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具体部署上市公司今年的"清欠"工作计划,并将"清欠"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在春节前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更是明确提出,今年要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围绕上市公司"清欠"的攻坚战正全面打响。
大股东占款问题堪称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老话题。长期以来,一些大股东凭借着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地位,将上市公司当成了"提款机",通过种种手段将上市公司募集来的资金或经营所得据为己有,直至使上市公司沦为空壳。还有一些非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利用上市公司重组之机,借壳或者买壳上市,控制上市公司之后,便露狰狞之相,行掏空之实。大股东的这些随心所欲行为,造成了上市公司资金的黑洞。
2005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6月30日,两市还有480家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占款金额累计近480亿元,相当于全部上市公司去年上半年净利润的一半。在这480家公司中,262家公司占款金额不到5000万元;5000万元到1个亿的有54家;占款金额高于1亿元的公司有108家,其中又有6家占款金额超过10亿元。
为了尽快根治大股东占款这一"顽疾",去年管理层出台了多项措施。为防止年年"清欠"年年欠的现象出现,去年11月管理层再出"狠招":为上市公司"清欠"设下时间大限。11月1日,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其中明文指出,严禁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对已经侵占的资金,控股股东尤其是国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现金清偿、红利抵债、以股抵债、以资抵债等方式,加快偿还速度,务必在2006年底前偿还完毕。"
有关业内人士指出,无论如何,《意见》的出台使"清欠"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接下来的十个月内完全解决欠款绝非易事,目前还有不少因素阻碍着上市公司的清欠进展。因此,清理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市场各方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作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