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7日电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今日上午在全国政协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主要有四个方面。
吴敬琏具体指出,第一,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第二,政绩。GDP的增长率变成首要的考虑。第三,财政收入。要求产值的最大增长。第四,要素价格、资源价格扭曲。
吴敬琏说,在2004年7月份政协常委会的专题讨论会上,来自各方面的委员们非常热烈地讨论了体制性障碍的问题。增长方式为什么转变不过来,体制性障碍在什么地方呢?来自不同方面的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比如来自理论界、企业界的委员,他们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原理和过去党和政府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各样论述中,对照我们的现实,提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吴敬琏说,它的表现是政府、官员仍然掌握着很重要的资源的配置权力。比如土地配置权力基本掌握在政府手里,而不是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另一方面,价格作为市场配置资源最重要的工具、最重要的手段,又是因为行政定价扭曲了,比如各种要素的价格、资源的价格都定得过低,使得企业在选择生产决策时也发生了扭曲。
有很多委员过去在政府里担任领导工作,他们讲了他们的切身体会,从道理上应该转变,但是他们受到两个压力:第一个压力是政绩的压力,有的委员说得很生动,增长率不到80%、90%,人代会做报告下不了台。另一个是财政收入的压力。现在的财政税收主要是来自生产型的增值税,而生产型增值税和产值之间是直接联系的。所以,不管道理上认识需要怎么转变,但是在两个压力下还是向着速度走,不惜用自己手里掌握的资源去支持高速度。所以增长方式就难以转变过来。
吴敬琏说,经过上述调研我们发现,要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所需要在体制上作出的改革、改进就非常明确了,也具有非常好的针对性。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政协能够发挥很好的集思广益的作用,在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上能够发挥我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