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5日电 《中国青年报》今日刊文说,改善中日关系,仅靠中方的努力是不够的。事实一再证明,在对日关系上,要有原则、有智慧、有耐心。不能对中日关系抱有过高的期望,不能对改善两国关系存有急躁的心理,不能将改善两国关系希望寄予他人。
文章说,在中日两国领导人连续近4年不能实现互访的情况下,中方邀请了日本日中友好七团体负责人访华,并且给予高规格接待,这说明了中方对加强和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但是,对于中方友善的信息,日本领导人却冷面回应,并且予以诋毁。作为日本内阁最有影响力的3位高官,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外相麻生太郎均直接拒绝了中方为改善中日关系提出的具体建议,使中日关系再次被蒙上阴影,中日关系的前景更加令人忧虑。有媒体评论中日关系是“春暖花未开”,看来,2006年,中日关系将难以“雨过天晴”。
文章说,在历史长河中,几年的时间非常短暂。在处理对日关系问题上要有历史眼光。谁能想到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反过来侵略中国?谁能想到中日两国在二战结束不到30年的时间里恢复邦交?谁能想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经历了令人难忘的“蜜月期”?谁又能想到紧接着两国关系陷入冰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就能让我们镇定下来,坚持原则,制定长远战略。中日关系虽然重要,也仅是中国外交棋盘中的一个棋子。对于日本领导层一再发表和作出不利于两国关系的言论和举动,中方要进行有力的回击,在对日关系上,要做好不怕拖、不怕坏的思想准备。
作者认为,外交讲究策略,处理对日关系要有三点战略考虑:
首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战略同样可用于处理中国的外交问题。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力争实现中国社会、环境、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可利用的战略机遇期内增强国力。中国的国力强大了,一些外交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次,中国调整了外交战略,全面加强睦邻外交,与东盟、韩国、印度、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得以增进,这不仅加强了中国国家安全,也增强了中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
第三,中美关系如果能够不断改善,东亚安全格局将逐渐朝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对中日关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章说,对待中日关系,中方的认识是清醒的。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损。这是事实,希望日方能够看清这一点。(石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