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9日电 北京市近日宣布,将逐步取消78条主要街道的停车位。此做法今后还将推至全市,达到所有人行便道内、交通主干道内不停机动车。
《人民日报》近日载文质疑,取消停车位真能缓解交通压力吗?
文章提出疑问,为了治拥堵这个“感冒”,为何让和干道交通没大关系的便道停车“吃药”呢?
首先,取消道路停车不仅不能疏堵,可能还会添堵。道理很简单,到了目的地如果可以就近把车停在便道的车位,就可以尽快给主路腾地儿?陕繁叱滴蝗∠,驾驶人不得不降低车速、左顾右盼地满大街找车位,反而会增加拥堵。所以,这样一条奇怪的政策不得不让人生疑:制定者要么不开车,要么开的是即便停在马路当中也没人敢管的特权车,根本体会不到普通驾车人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此举还有悖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据说北京交通部门开出的药方是:取消便道停车后,所有车辆必须停到合法的停车场库。此大手笔作为一种理想不错,但我们不知道,杂谀壳?60多万辆机动车(今后可能是300万甚至400万),全市要拿出多少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建设停车库?现有的便道资源闲置不用,去建停车楼库是不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在此并非反对建设更高效的停车设施,但即使建也不应该和利用现有停车资源相矛盾,而应该是能停的停满,不够的再建,这样才符合节约原则。
这一典型的为解决一个矛盾而不计其余的政策,负面的后果可能相当严重。首批78条干道几乎包括了北京所有繁华地区,街道两旁商铺密集。今后开车族要有孙猴子一样的法力、能把车变小揣兜儿里,才敢到诸如两广路周围的商铺吃饭购物。不难想象,这些投巨资建设的商业黄金地段,经济萧条指日可待矣!
我们有关部门制定政策的随意已不是第一次。当初为了缓解长安街交通压力,曾经制定过两厢车不能上长安街政策;后来又出台限制一分钱不少交养路费的小排量车上路……当然最终这些“抓一点而不计其余”的政策在百姓的怨声中偃旗息鼓。这次的措施恐怕也长不了吧。(冉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