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欣闻交管部门成立专项行动,将加大对泥头车的监管,除了做到“逢车必查”之余,还公布了一系列严格的惩罚措施。最令人注目的,还有一“奇招”——交警将参照旅游大巴管理模式,在广州市范围内经登记的合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统一安装GPS卫星定位装置,全天候监管这些泥头车的运输时间、运输路线和运输速度,用来及时纠正运输车辆超时、超速、野蛮驾驶和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行为。
如此看来,GPS犹如一道“紧箍咒”,似乎可以将到处闯祸的“泥头车”好好管束一番。我作为普通市民,对交管部门如此大刀阔斧严管严查泥头车的行为不由得一赞,的确是件大大的好事。不过,再稍细斟酌,不得不让我关注到这件“好事”的背后——正如“奇招”所述,GPS管住了正规经营的泥头车,那么对于市场上比例更大的“野鸡”泥头车(无运营资格的非法泥头车),如何监管?仅靠每天花费大量警力的“逢车必查”行动显然不行。
泥头车作为马路上最危险的车种之一,各种以“泥头车”为主角的交通事故想必广州人都听闻不少。每宗事故的源头都是一个“钱”字作怪。正规泥头车的运营成本其实不低,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听闻泥头车为了赚更多的钱,超载超速(正规泥头车尚且如此,“野鸡”泥头车更不必说)。如今,“奇招”要求正规的泥头车统一加装GPS,费用自然是泥头车经营主支付,为了GPS监控中心的正常运作,相信每个月还需上缴一定管理费,无疑更增加了正规泥头车的运输成本。当然,我不是为泥头车“喊穷”。而是担心如此一来,相对没有太多成本负担的“野鸡”泥头车反而越来越多,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且“野鸡”泥头车不用加装“紧箍咒”一般的GPS,还省下一笔小钱。
据统计,目前在广州运营的泥头车中,已有超过一半都是“野鸡”泥头车,它们都没有正式运营牌照。这些“野鸡”泥头车可躲过“奇招”,不加装GPS,所以问题又来了——在正规泥头车加了“紧箍咒”之后,相对“自由”的“野鸡”泥头车们依然可以多拉快跑,依然可以创造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
GPS能管住多少泥头车尚不得而知。笔者又留意到一条最最令人担忧的措施——向来昼伏夜出的部分泥头车还将被允许在白天运营。真心地说句,我顿时感到马路上更加“;姆薄>退鉍PS能将大部分泥头车管得服服帖帖,但被套了“紧箍咒”的泥头车依然杀伤力威猛,危险不已。谁知道这些“大车”会不会突然来个刹车不灵、爆胎什么的。作为普通司机,如果在路上开车见到泥头车,我依然会选择远远避让,能躲就躲。(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