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久大计,一旦有所成果,将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内生性的推动力,而且,这种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长三角和京津冀的区域规划都有了雏形,关于谁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外第四个中国经济“引擎”,则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当时,成都和重庆联合的成渝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分别在各种场合积极宣传、游说,希望能够在本地区成立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时值年末,回头看去,这场“口水战”的结局皆大欢喜。
2007年6月,重庆和成都联合获批成立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批准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随着以上两个新试验区的加盟,2007年,中国的土地上由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初步完成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布局。
全国一盘棋
在专家的眼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扩展到中、西部是配合全国协调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在今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更为明确。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高汝熹就表示,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为区域发展定调,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将是未来一年,甚至几年的工作重点。而在全国东、中、西部地区都设立试验区,无疑首先考虑的是协调发展的需要。
中金公司分析师吴丰树分析指出,在东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后,政府先后提出了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口号,中部崛起跑到了最后。目前,东部已经有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西部有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中部地区一直以来缺乏政府鼓励发展的相对应的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设成“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后,将有利于中部崛起和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对促进内需起到一定作用。
职能有差别
虽然同样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从四个区域的名称差异上,就可以看出试验的目标差异。
最早批准的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着重探讨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希望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结合起来,探索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点,从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央行二总部设在浦东等具体事件上都有所体现。
2006年5月设立的天津滨海新区,探讨的则是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其目的是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007年6月批准的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是为了探索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希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在各个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而最新设立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其名称围绕“两型社会”,希望在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上有所探索,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发展内生性经济。
按照四个试验区成立的先后顺序,不难看出,试验区的设立正在从围绕经济发展向更看重和谐社会建设转变。这也是近两年来国家的大政方针所在。
成果待检验
当长三角和京津冀即将出台各自区域规划的消息传出,可以预见,浦东和滨海未来将继续享有国家政策方面的优惠,同时还将吸引大量海内外资金涌入。然而,试验定位在“两型社会”建设上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恐怕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同样的直接效益。
然而,“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久大计,一旦有所成果,将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内生性的推动力,而且,这种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同样是试验区,新设立的试验区在两个老试验区继续经济高速领跑的情况下,难免寂寞,然而,这正是新试验区必须面临的考验。能否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更上一层楼,对于两个新设的试验区而言,2007年仅仅是开始。(刘洋)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