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发达国家,如果你有过不良的信用记录,比如欠款不还、开空头支票、不付电话账单等,都会被记入“个人信用档案”,当你去银行贷款买房时,就会比“清白人”麻烦得多。如今,这样的情形在中国正逐步成为现实。
中国的“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征信系统)运行一年来,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披露,目前,银行对这一系统每天的查询量近24万笔,查询后因信用记录不良而拒绝的个人贷款笔数占个人申请贷款笔数的10%。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告诉记者,在个人征信系统运行前,某市曾有一人,向不同银行借了7笔汽车贷款,其中4笔成为不良贷款;个人征信系统运行后,此人又变换手法,先后9次向4家银行申请信用卡,由于银行每次都查了个人征信系统,结果没有一家银行给此人发卡。戴根有说,现在,商业银行在办理个人信贷业务时,都把查询个人的信用记录作为贷前审批的固定程序。
据介绍,个人征信系统于去年1月正式运行,到年底,该系统收录的自然人数已达5.33亿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人约6401万人。而到去年年底,中国的“企业信用档案”——企业征信系统共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1116万户,其中借款企业497万户,调查显示,2005年银行通过查询企业的信用记录而拒绝的企业贷款额占申请贷款额的2.54%。
据透露,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将对个人和企业开放查询,可按个人和企业的要求查询其信用报告,提供“信用证明”。
专家认为,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前者主要体现在通过对个人和企业重要经济活动的影响和规范,逐步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合同讲信用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田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