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知青返城的大潮令原本就狭窄的就业空间更形逼仄,允许人们自谋职业以疏解就业压力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个私经营的大门就此打开。当年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的开办者,就属于第一批跨过门槛的人
★ 本刊记者/言咏(文) 刘震(摄影)
北京王府井附近有一条翠花胡同。从胡同的东口进去,走约莫五六百米,向右手一拐,就看到二层楼高处挂着一块红色的招牌——“悦宾饭馆”。
饭店的门脸不大,上面挂着一块小牌子,写着“中国个体第一家”。
推开门,店堂是一个约莫20多平米的里外套间,摆着十来张式样最简单的桌椅。记者到访时正是中午吃饭的钟点,生意颇不冷清。
“当年刚开张的时候,在这个饭店吃饭可是要排队,要等桌。”饭店的创始人,73岁的郭培基说。
这家开张于1980年的小店,是北京第一家私营饭馆。在那个年代,它的开张就如同在一潭死水中投入一颗巨石,泛起不小的波澜。
酒香不怕巷子深。27年之后,满街饭馆林立,但这家不起眼的小门脸,依然有着许多慕名而来的食客。22岁的孙子郭诚在店堂里忙碌着待客,一位戴眼镜的老太太边点菜边问:“你们这是第一家个体饭馆吧?你是他们家的孙子吗?”
新闻“催生”出来的私营饭馆
开饭馆的主意是郭培基的老伴刘桂仙提出的。
那大约是1980年的夏天。郭培基在北京内燃机厂当炊事员,每月工资六七十元。家里四子一女,老大是知青,在外地;老四和老五都待业在家。“当时确实是想解决孩子就业的问题”,郭培基说,“那时找工作比较难”。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开始逐批返城,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约有1400多万知青回到城市。这股返城的大潮,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按登嗄辍本褪堑谀鞘钡囊桓鲂麓驶,比“失业”好听——时任北京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的靳云平形容当时的情形是“根本没有就业渠道,只有号召待业者自立”。
允许人们自谋职业成了疏通就业压力的现实通道。1979年2月,国家工商局向中央做报告:“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闭馐恰拔母铩敝蟮持醒搿⒐裨号嫉牡谝桓鲇泄馗鎏寰玫谋ǜ。
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工商局曾免费办服装班,找服装厂的师傅教待业青年做衣服,学成之后工商局发给他们执照,让他们自己开店裁衣。
刘桂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向东城区工商局提出了开饭店的申请。
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靳云平和他的同事起初也很犯难。当时只对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其他行业没有相关政策。另外,开饭店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难题:粮油关系如何解决?国营饭店有粮油指标,如果没有相关政策,谁给私营饭店粮油指标呢?在那个一切凭票供应的时代,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寸步难行。
刘桂仙一次次去工商局询问,都没有结果,但他们想开饭馆的消息却不胫而走,由此引来不少记者。对于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郭培基一直推挡着不肯接受采访,直到有一天来了个大胖子记者。
近三十年之后,郭培基还记得这个人叫吴肇祥。“他说他是炊事员,我们聊聊天吧。我就给他沏壶茶,点根烟,按北京人的话来说,侃起大山来了,我开始说想开饭馆的事。”
结果第二天,郭培基的话就变成了新闻稿被广播了出来。大意是,这家人想开饭馆,有店面,也有厨艺,但买不着粮油。文章直指了粮油关系这个最难解决的问题。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