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30日电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29日证实,中国已经正式采用“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实际上,从发改委下调油价开始,新机制已经试行,发改委的最新表态说明,试行效果符合预期,石化行业将凭借新机制摆脱亏损。
韩永文证实的“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是指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加上炼油企业一定的利润而产生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机制。
过去几年,炼油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商品货运也日益增加,油品的销售量一直在迅速增加。但由于燃油售价受国家管制,因此,油品需求增长并未能让炼油企业赚得更多的利润。
这种局面让中石化尤其痛苦,其加工的原油有四分之三要从外部采购。这就给中石化造成这样一种情况:高价买进原油,加工后“赔本”销售。虽然国家在2005年、2006年给该公司提供了大量补贴,但仍不能弥补其亏损。
光大证券分析师裘孝峰指出,新机制明确宣布的消息证明,政府不希望石化行业再回到以前的困难处境。
韩永文29日还表示,发改委在使用新机制时还会考虑国内实际情况。而种种迹象证明,“考虑国内实际情况”的潜台词是,有关部门需要给炼油企业更多的激励。
从产业角度出发,中国还需要建设更多的炼油厂。由于私家车的快速增加导致汽油需求大幅上升,同时,卡车用油需求也在迅速增加,炼油业的产能日益紧张。如果中石化的炼油业务仍不能实现盈利,那么,中石化在投资建设新厂方面就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从环保角度来看,中国希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果燃油价格偏低,将不利于激发人们朝这个方向努力。
总而言之,以中石化为代表的石化公司至少在下面两种情况下有可能受益:一是全球油价继续下降而发改委保持现行燃油价格;二是国际市场油价上升而发改委也相应上调燃油价格。除非大背景改变,石化公司的利润只会比现在更高。(李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