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营业网点近日推出了一项“业务办理加急”服务项目,顾客出50元加急费就无需排队,提前办理业务。但是,这一新举措引起了其他一些排队者的不满。(昨日《新闻晨报》)
在很多人看来,该银行此举着实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但是,银行对“插队”收取费用的根源在于银行网点排长队的问题,因此在判断对错与责任之前,首先需要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
导致排长队问题的原因有内外部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股市投资持续火爆,大量资金从银行向资本市场转移,而央行实施的加息措施,这些都让老百姓的存款账户出现转账或活期转定期、定期延长等业务。而从银行内部来看,则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对柜面业务激增的应对措施不及时,自身效率挖潜不到位。
显然,在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银行排长队的问题在短期内很难获得根本性的破解。因此,在这一客观现实情况下,对于部分急于赶时间的客户而言,为了提前办理业务是宁愿付出一定费用的。从这一出发点看来,银行对此开辟收费的VIP通道似乎有合理性。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结论绝非意味着银行可以任意借助排长队而大发横财。费用收取亦须有道,否则商业银行大可只开一个窗口,任由长龙大排,然后每人收取若干加急费,从而大捞一笔。银行收取加急费用至少有如下两个前提:
其一,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对客户的基本服务水准。对于客户排队而言,银行需要保证将客户的等待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此前曾有调查显示,在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从取号到办理业务,平均等待时间是85分钟,最长167分钟;而就在上海的中行营业网点,客户的等待时间都在二、三个小时以上。显然,如此超长的等待时间严重超过了客户可以接受的程度。在银行整体服务水准严重滞后,尚无法满足客户基本服务要求的情况下,银行再收取所谓的“加急费用”必然会引起客户的不满。
其二,由于国内银行业仍带有垄断性质,因此银行在收取相关费用前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程序,需要经过公开透明的利益表达过程,也就是要在有关价格监管部门的监督之下,充分考虑银行客户的利益诉求,经过公示之后方可以收取。在某种意义上讲,对于消费者而言,费用制定的程序要远重于费用的高低。之前银行收取跨行查询费用之所以引起民意的强烈反弹,并不在于费用本身的区区0.3元,正是因为收费制定程序的不透明所引发。而根据报道,中行收取的50元加急费用的规定并没有经过价格监管部门的认可,也未经征求消费者意见,显然背离这一基本原则。
基于这两个原则,银行目前所收取的加急费用似乎理应全面取消。如果为了实现双赢的目标,在目前银行排长队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化解、客户基本服务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核准后允许银行收取适当的加急费用,那么,也必须对该款项实行专款监控,把该笔收入必须全部投入到解决排长队问题之中。这样既可以避免银行借排队谋取不当得利,又可以让急需办理业务的客户获得时间上的节约,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