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随着各地资源日趋紧张,柴油零售市场已全线告急,部分地区更陷入脱销境地。由于批零业已倒挂,甚至有少数民营油站开始擅自加价销售,而更多的则被拖垮。迹象显示,2005年下半年一度肆虐的“油荒”现象有卷土重来之势,阴影再度笼罩各地。
这一幕也曾在2005年出现。当年三季度农忙开始,成品油进入需求旺季。由于成品油价格没有市场化,炼油厂不得不采取减少供给方式来减少亏损。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油荒”。
在我国,柴油占成品油总量的2/3,为了扶持农业,柴油价格低于汽油。由于热值高于汽油,炼油厂首先会采取减少柴油生产,甚至可能以停产检修为由减少汽油生产,部分地区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很可能再次发生。应该说,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巨头在今年成品油供应中的整体表现还算不错的。比如,为满足供应,中石化在9月组织进口汽油资源6万吨,以解国内“燃眉之急”。以6万吨进口汽油到岸价格接近6800元/吨计算,国内汽油市场目前价格只有6300元/吨,中石化每吨汽油亏损近500元。
不难看出,在我国,为了物价稳定,为了扶持农业,炼油厂被要求承担了相当多的社会责任,而牺牲了部分经济利益。但是,作为企业天然地具有追逐利润的冲动,仅靠企业的自觉来维持成品油的供应能够持久吗?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实现的。但是,在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中却难以体现这一点。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过程中,或者在成品油需求的淡季,有关部门迟迟不将国内油价下调,导致在成品油消费淡季国内油价高于国际油价,消费者颇有怨言。而在成品油消费旺季,在国际油价大幅、持续上涨的过程中,我国成品油价格又不能及时作出调整,导致炼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受挫,甚至打着停产检修的旗号躲避亏损。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对国际油价反应的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价格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作用的丧失。近期,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徘徊,上周末更一举创下92.22美元/桶的盘中历史最高价,而由发改委负责调控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则一直按兵不动。出于利益考量,众多国内炼厂产能无法明显增长,导致供需失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要不要提高成品油价格,取决于四个因素:第一,原油本身的价格。第二,整个供求的状况。第三,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动。第四,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
这反映出决策层对上调油价的谨慎态度。但是,国际油价短期内上涨的局面恐怕仍难以改变。世界主要石油监测机构报告均显示,世界石油供需仍处于紧张状态,在OPEC没有明确发出增产信号之前,油价仍将保持强势。而且,市场对美联储迫于美国实体经济持续走低压力再度动用利率调节宏观经济的预期增加,这将促使更多的资金涌入市场买进石油等能源进行保值操作。
可以想象,如果我国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倒挂现象继续存在下去,保持成品油供应的唯一保障就是企业的自觉,问题是,企业的自觉靠得住吗?如果价格在市场供应中的重要作用不能体现出来,缺少利益激励的企业仅依靠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很难坚持的。
要预防“油荒”的出现,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从2001年11月份起,我国开始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的成品油价格制定油价,但是,据此制定出来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相比,却是跟涨不跟跌的,消费者颇有怨言。随后,有关部门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的平均值为基准,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但截至目前,这种定价机制仍然与国际油价存在着相当大的脱节,其滞后性弊端显露无疑。
“油荒”阴影卷土重来,或将促使有关部门重新研究,拿出能够及时传导国际油价和我国市场供需状况的新的定价机制——市场也在迫切期待这一结果。(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