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比较简单的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这个结论经媒体披露之后,立即引发了普遍的质疑。不仅众多网民就此发表了激烈的评论,很多时评人士也纷纷撰文表示不理解和不认同。对权威统计数据的此种反应,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大多数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有人不无揶揄地说,工资就算跑不过刘翔,至少也要跑过CPI。如今,从国家统计局的结果看,工资增长幅度(18%)确实超过了物价上涨指数(7.9%),按说应该皆大欢喜才对,怎么反而溅起了一片不满之声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的现象。
公众对工资统计结论之所以如此敏感,归纳起来看,大致出于这样几种心态:一是官方数据与个人体验存在差距,最有代表性的质问就是:我的工资怎么没增长18%?难道我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吗?二是猜测某些单位职工工资的涨幅远超18%,抬高了平均值,从而让自己枉担了虚名;三是怀疑统计结论的真实性,担心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掩盖了物价不断上涨的事实,更担心这个统计结果会影响政府的决策。而所有这些模糊的感受,都来自于对权威统计机构统计方法的疏离感和不信任情绪。
对于普通人来说,统计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工资、物价等数据的统计却又如此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无法不关心、无法不捉摸。越是不理解,就越是去怀疑,越是去捉摸,就越是不放心,其结果造成了权威统计结论与民众体验的日趋背离。从网民的留言和媒体评论来看,确实存在大量错误的理解和主观偏激的想法,有的没有搞清基本新闻事实,有的连常见的统计术语都弄不懂,有的则把统计问题与贫富差距、与垄断企业的高薪混作一团,如此种种,都人为放大了一个统计数据的“有效半径”,但无论如何,这种“离心离德”的局面对老百姓和统计机构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那么,是否存在改善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呢?公众对统计问题的理解能力也许很难突飞猛进,但统计机构发布数据的方式却有很大改进空间。其实,通过近些年来与坊间舆论的抵牾和切磋,统计机构完全应该了解公众对统计的敏感触点在哪些地方,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解释。比如,在发布工资增长数据时,就很有必要说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所涵盖的范围、是否包括私有企业职工和农民工,还应该将基本统计方式和采样范围公之于众,简单而言就是,究竟是通过对哪些地区、多少人的调查而得出18%结论的。如果统计机构能够这样做,统计数字就不会那么冰凉,统计结论也不会与民众那么疏远。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统计结论也只有变得更可信,才会有意义。18%的工资涨幅如果是真实的、无可辩驳的,那么,它应该让老百姓感到欣悦、对生活前景充满信心;否则,越是喜人的数字越会给老百姓带来剥夺感,越会削弱权威机构的公信力。像目前这种数字一出、众声哗然的局面,相信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