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四月二十二日电 题:建设海峡隧道并非远不可及
中新社记者 陈国明
首次由福建省交通协会和台湾中华道路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研讨会,经过一天半的研讨,二十一日上午闭幕。两岸专家经过研讨一致认为,建设海峡隧道并非远不可及的工程。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两岸专家学者约二百人,包括大陆的七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来自台湾的二十一名专家、学者,他们在桥隧工程研究、设计、建设、管理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十六位专家学者作了学术报告或论文交流,从不同角度对建设海峡通道进行了论述。
二00五年初,交通部公布的中远期(今后二十年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包括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一线。这表明台湾海峡通道建设已经列入国家长远交通规划。正如两岸专家在研讨中明确指出,海峡通道是中华民族的划时代工程,也是世界级特大工程。
为此,大陆此前曾经多次组织举行海峡通道的研讨,曾先后提出了四条路线方案。即:北线方案为福建平潭至新竹,中线方案一为莆田南日岛至苗栗,中线方案二为晋江至南投,南线方案为厦门经金门、澎湖到嘉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北线方案——平潭至新竹,被两岸专家认为是台湾海峡通道较理想的路线。
相比过去的研讨,主要议题大多集中在“通道沿线海陆域的工程地质、海床水文和海峡地震条件及其危险性分析,以及沿海峡纵向北、中、南三条拟选通道线路方案的比选等方面,此次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则重点围绕“北线”——福建平潭至台湾新竹全长合约一百二十至一百二十五公里的海底隧道方案进行探讨。
北线方案中的“海底工程地质勘察”、“运营选择施工技术难点”、“隧道通风与防灾”、“通道结构耐久性”等两岸通道建设中若干关键问题,是此次主要学术观点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提出,海峡隧道作为世界级特大工程,在设计、施工中可能涉及到许多重大技术关键问题,其修建技术及其前期调研和筹划工作需要很长时间,是一项系统工程。
台湾学者在研讨中则对台湾海峡跨海大桥造价及维修成本进行了缜密的论述。他们强调,应根据海上桥墩所处海域的水文及大型专用设备条件,合理选择各种施工平台及其关键技术,并在可行性规划阶段就应缜密考虑通道工程的抗腐蚀性等问题,以确保建造物使用年限,降低使用维护费用,提高整体工程安全性。
通过研讨,两岸专家学者学术观点一致认同,京台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将极大促进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实现两岸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