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3日消息,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下称改革方案)日前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开行权威人士透露,改革方案定位国开行由政策性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并在条件成熟时择机上市。目前,国开行已开展投资业务,改革方案已明确给予其股权投资和投资银行的功能。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三大银行都成功地完成了改制和上市工作,农业银行的改革也已箭在弦上。外界有理由相信,2008年,改革的春风将吹向政策性银行。
专家表示,按照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思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将根据各自条件,按照一行一策的方针进行商业化改革,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目前财务指标最为优良的国开行将被率先打造成商业银行。根据国开行公布有关资料,国开行连续多年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以内。而国家进出口银行公布不良贷款率都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在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政策性银行改制采访了国开行副行长刘克崮及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
国开行将以中长期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为主
业内专家透露,有关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早在两年前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就已经确定,改制的次序是先国开行、然后是进出口银行、最后是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这三大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中,国开行先行,一方面是按既定方针来走,另外也是由这三家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的。赵锡军表示,国开行改革先迈一步,是因为国开行很早就进行除开发性业务外的商业性业务探索,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义务较单一,改革起来难度自然也大一些。
国开行成立时,定位主要为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了国开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国开行将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条件成熟时可择机上市。
根据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改革后,国开行的资金来源仍以发行金融债为主,同时也将开拓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条件成熟时可以吸收公众存款。
去年12月31日,国开行获得中央汇金公司200亿美元注资,这显著提高了国开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注资后资本充足率为12.77%.
刘克崮说,改革后的国开行与一般商业银行的第二个区别是,在业务方面,国开行将以中长期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为主,而一般商业银行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都做,且多数以零售业务为主,短期业务比重大。
近年来,国开行业务运行日益市场化,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截至2007年底,国开行总资产2.83万亿元,贷款余额2.2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0.59%,累计本息回收率99.62%,连续8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业内透露,国开行和光大都有可能今年上市。
政策性银行改革难在兼顾政策性商业性
银行证券研究员洪亮分析,几大政策性银行改革进程,取决于其政策性业务的多少。目前三大政策性银行中,农行的政策性业务最多,而且农业一向是低值产业,因而农发行的改革难度最大。而三行的共同特点是都面临如何兼顾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问题。
目前除了国开行已经明确向商业化银行全面转型外,进出口银行也已经开始内部改革,但李若谷最近多次表示进出口银行不可能完全商业化,不会把政策性业务完全取消。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业务仍然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不会支持国内的铁路、公路、房地产等项目。
李若谷近日在政协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出口银行在保留政策性业务的同时,还会有正常的银行业务,但是即便正常的银行业务也不是完全商业性的,不是纯粹的商业化行为,而是在政策性业务上多做一些不需要补贴的业务,尽量覆盖成本,保证自负盈亏。
赵锡军认为,从长远看商业性银行比政策性银行效率要高,但在目前阶段需要由国家提供资金的项目还大量存在,也就是政策性业务还要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因此,政策性银行转型目前最大难点还不是资金来源问题(国开行副行长刘克崮表示,国开行以后的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发行金融债券外,可能会发展吸储业务。),而是如何兼顾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赵锡军以农发行为例,农发行最早是收购农产品,是封闭式资金,国家有补贴,但如果农开行有商业性业务,要不要给予财政补贴将是一大难题。
赵锡军认为,虽然三大政策性银行都提出商业化转型的要求,但三行在未来发展模式上还很难统一。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开行,转型商业化银行较容易,但对于农发行、国开行,这两块业务怎么处理,是变成纯商业化银行、还是商业业务和政策性业务、甚至退回原来的纯政策性银行都有可能。
专家分析,与国开行相比,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还面临着不良贷款处置的难题。进出口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估计不足百亿元,而农发行由于体制、政策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良贷款总额要高得多。因此,这两家银行改革的难度更大些、复杂些,三行改革必定是“一行一策”。
对话
国开行副行长刘克崮:会发展吸储业务
南都:听说国开行改革最近获得一些进展?
刘克崮:国开行改革方案已得到国务院批准,确定了国开行由政策性银行转向商业银行。我们会按现代企业制度和金融业发展要求,进行全面商业化运作。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和提高抗风险能力。现在就是研究具体怎么实施。
南都:改革后,国开行业务会发生什么变化?
刘克崮:我们将继续以中长期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为主。国开行以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国家财政和发行金融债券。我们以后会尽量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吸收公众存款,择机上市。
南都:现在国开行改革最大难点是什么?
刘克崮:国开行现在的难点是在资金来源上,按商业化银行的标准,至少有两个功能:吸储和放贷。国开行以前没有吸储功能,我们靠发行金融债券来融资。发行对象是国家和各省市。
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自营贷款比例提高
南都:进出口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李若谷:现在进出口银行面临的挑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本金不够充足,但承担了很多政策性业务,利润比较低甚至是负的,这是进出口银行面临的挑战。
南都:很多政策性银行也面临这种问题。你们采取什么办法?
李若谷:我们的做法是尽量在政策性业务上多做一些不需要补贴的业务,尽量覆盖成本,保证自负盈亏。我们这几年自营贷款比例在逐步上升,给我们带来新的资金来源。
南都:当前政策性银行改制的情况如何?会否考虑上市?
李若谷:我们从05年起已经开始在内部进行改革,调整机构、人员,加强内部控制、风险控制,现在在管理的架构和理念基本上和商业银行没有区别了。上市问题,我们还没有考虑。
南都:美国的经济开始放缓,你认为这对于中国的出口有什么影响?
李若谷:现在对于美国经济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美国经济一定放缓,但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不大,还可能保持在1%~2%的增长速度上,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有限。我国的出口是多样化的,不仅依赖美国市场,而且我们在扩大内需,增加产品多元化,提高产品质量等做了很多工作,因此出口增长的势头应不会变化。(南方都市报记者刘斌戎明迈实习生王婉婷)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