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一日电 (记者 齐彬)国务院周三宣布扩大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允许内地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此间金融界人士普遍感到鼓舞,认为这将加速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同时也是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势必会创造内地及香港双赢的局面。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这次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的范围是:内地金融机构经批准可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而中国人民银行将为这项业务提供相应的清算安排。此项业务的开办,将扩大香港居民及企业所持有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从而有助于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往来,加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过新业务的实施,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准备。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预计,如果香港的人民币即时支付系统可以运作,届时香港的金融基建便可以人民币、港元、美元和欧元同步即时支付结算,在全球独一无二。他说,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在存款和汇款方面已有发展,这次是首次发展至债券市场。任志刚认为,资金融通的渠道主要是银行、债券和股票;银行的渠道已开始打通,现走到债券的渠道,所以富有策略重要性。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如同当年开放内地企业在香港IPO一样,此举是双赢的举措。在内地制度尚不健全,扩大自身债券市场还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以香港作试点,先行一步,有利于内地金融业发展,同时香港债券市场的兴盛也绝对有利于内地债券市场的发展,“从香港上市大国企回归A股市场即可看出香港的示范作用”,陶冬说。
陶冬指出,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也为内地企业提供更多的集资选择。目前中国的流动性泛滥,上市公司也不缺钱,但由于宏观调控,相当一部分发展商和民企仍需要集资,这就为债券市场开放提供了条件。这也有利于香港成为中国的集资重镇,有利于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境业务,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地位。不过陶冬认为,香港距离成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还很远,包括评级、庄家制度等等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香港都尚未具备。
香港银行界自二○○四年初开办人民币业务以来,各项业务发展稳步、有序,资金清算渠道畅通,实现了人民币有序回流。截至去年十一月底,香港共有三十八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二百二十八亿元;香港往内地汇款二十二亿元人民币。同时,内地银行卡在香港消费和提现合计二百零六亿元人民币,香港银行卡在内地累计消费和提现七亿五千万元人民币;香港支票在内地消费金额一千二百八十二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