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港珠澳桥工程可行性专家评审会”日前在珠海落幕,专家料大桥总造价由预期的600亿增加至720亿,收费年期更有可能延长至50年。有经济学者表示,澳门缺乏造桥技术,且企业财力难抵回本风险,难以染指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
尽管大桥造价超预期,但建成后有助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只要政府财政及政策支持,必可吸引企业投资,造价及回本期不成问题。另外,三地政府应研究是否适当放宽港澳车辆进入内地行驶,以提高港珠澳大桥使用率。
日前落幕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专家评审会”,评审报告原则同意《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推荐的北线走向,但大桥总造价由年初设想的600亿,增加两成至720亿,因投资额巨大,国家规定的25年经营期内难以回本,收费期有可能需要延长至50年。
本地经济学者指出,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费用逾400亿,回本期长,加上澳门企业缺乏造桥技术及经验,财力更难以抵御巨大的投资大、回本期长的风险,故一般预料澳企难涉足大桥主体建设工程。
当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可整合三地的海陆空资源,促成粤港澳经济合作区,有助提升区域竞争力,有能力与长三角竞争。因此,目前大桥面对投资大、回本期长的问题时,三地政府有需要主动提供政策及财政支持,吸引企业投资,令融资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加快建桥步伐。
另外,按照计划只有挂上“粤港”、“粤澳”两地牌的车辆才可以在港珠澳大桥上行驶,但拥有两地牌的车辆数量有限,故大桥建成后行车率成另一大议题。学者认为,若大桥建成后,行车率低影响回本期,是否有需要就港珠澳大桥一例作政策思考,如检讨两地牌的发牌制度,放宽港澳车辆进入内地行驶的政策,增加大桥行车率,从而缩短大桥回本期。
学者续指,在港珠澳大桥问题上,三地各有利益考虑。澳门得益最少,而投资比例亦少,议价能力相对较低,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大桥建造变成香港与广东省之间的利益角力。现时如何统一粤港澳三方利益关系并达成共识,已是港珠澳大桥落实动工期的关键。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