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9日 2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薄如蝉翼的纸张,清晰的印刷字迹,册页翻动,墨香四溢。在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的一间休息室中,一摞摞不同年代印刷的《中国新闻》电讯稿刊被码放整齐,一场特殊的寻找活动正在展开。
【同期】中新社香港分社技术部 唐建生
总社那边收到一份中国科协的公函,要中新社给他查找一份据他们说是在一个关于李四光的一份年鉴当中,说他在1964年的9月份在中国新闻社发表过一篇文章。因为当时不知道它是哪一天的,稿件的标题也不是很明确,所以我就找了关于李四光(的文章)。
【解说】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致函中国新闻社称,《李四光年谱》中提到,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在1964年为中国新闻社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科学事业的专论,但中国科协没有资料保存,望中新社能协助查找。但在中新社总社的现有资料中,并未发现这篇文章。于是,这一特殊的任务,便落在了中新社香港分社的肩上。经过逐册逐页地翻找,终于,这篇58年前的文章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
【同期】中新社香港分社技术部 唐建生
这篇文章叫《李四光谈青年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是中国新闻社的电头,是中国新闻社北京(9月)15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最近对本社记者说,新中国成立15年来,科学技术队伍迅速壮大,就是这么一条稿子。他作为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看到科学事业有了优秀的接班人,感到无限欣慰。他深信中国的科学事业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在新老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更迅速地发展。这篇文章一共是1500字。
【解说】中新社香港分社是中新社在境外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分社,也是中新社在境外建立的首个分社,始建于1954年6月,后成立“《中国新闻》代销处”,出版发行港版的《中国新闻》,刊印中新社电讯通稿,代销中新社电讯通稿、图片、专稿。如今供职香港分社市场部的吴育生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1984年入职港分发行部,从事印刷、装订、发行等工作多年。对于这一摞摞带有历史印记的电讯稿刊,他如数家珍。
【同期】中新社香港分社市场部 吴育生
因为我1984年来的时候,我就是做发行部,我们印刷中国新闻,所以都会印刷包装订好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70年代的、80年代的、90年代的到2000年的。所有登记注册的印刷品,你都要给香港(特区)政府一份。他们(北京总社)都是用电讯稿”,都是他们手写的,传真过来,香港分社就是打字、排版、印刷出来,因为我们香港要发给海外(境外)对象(用户),就是用繁体版,因为海外很多华侨都去看繁体版的,所以我们才会用这个方法。
【解说】在香港分社工作将近40年,这位业界老兵见证了港分在采编、印刷、出版等业务领域的逐年发展与成熟。
【同期】中新社香港分社市场部 吴育生
我们从印刷的不同的(方式),就可以知道1956年的时候,可能都是比较没有这么先进。后来到八九十年代,因为我都在印了,用印刷机来做,后来再做一些数码的机,所以你就看见它包装、订装的时候都能够比较好一点?;褂芯褪撬湛嫉氖焙?,都是用只有文字印刷,后来我们里面都有图片放下去,后来我刚才都说了都是网络,我们都通知订阅,可以有互联网去看中国新闻。1984年的时候,我们每天新闻稿从刚开始都是一天30条,你现在当然多了,现在超过每天100多条。
【解说】从1954年2月13日发行的最早一期《中国新闻》电讯稿刊,到刊载有1964年中国科学大家喻世明言的名篇佳作,从记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历史瞬间的珍贵消息,再到如今对全球动态24小时的全媒体实时报道……泛黄的故纸堆,浓浓的油墨香,字里行间承载的是中新人对七十年沧海桑田的亲历见证,更是维港之畔逾一甲子光阴中沉甸甸的“中新印记”和“中新情怀”。
记者 范思忆 梁源 香港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