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暖心 以统战“一颗子”带动发展“一盘棋”
本版文字均由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提供
武汉 “双轮驱动”实现“双向赋能”
着力构建基层统战工作网络体系和统一战线服务基层治理运行体系“双轮驱动”,实现统战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赋能统战提质增效“双向赋能”。
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统战工作联络机构991个,明确街道分管统战工作负责人、统战委员和社区统战工作联络员3000余人,建立同心家园、统战成员之家、交流驿站等区、街道、社区三级活动阵地732个。
每年组织动员统战成员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服务、参与基层协商等方面开展活动200余场次。
宜昌 推动基层商会建设与服务
健全商会组织体系,实现全市110个乡镇(街道)商会注册、登记全覆盖;同步建立商会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组织与统战工作在商会全覆盖;探索“双建双联”模式,进一步健全商会青年委员会(小组)、分委会等各类组织,实现组织体系与服务全覆盖。
发挥社区“蜂巢”作用,全面宣传推送惠企政策;提供“7+N”服务礼包(信息共享、金融、法律、行业自律、个人健康、人才资源、平安服务及因地制宜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全面呵护市场主体发展;依托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引导6万多家市场主体入驻“联企e站”,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
襄阳 打造过硬党外干部队伍
每年定期选送优秀年轻党外干部到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培训。
立足“缺什么、补什么”,邀请党外干部先进典型代表讲案例、教方法,增强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建立党外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岗位挂职机制,每年选派优秀党外干部挂职锻炼。
开展“百年华诞·同心共襄”巡礼,选树优秀典型10个,引导统战成员对标先进建功立业。截至目前,全市公务员队伍中党外人士共有1900余人,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84人。
十堰 发挥武当文化优势 促鄂台交流
始终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先后举办4次“武当山玄天上帝神尊赴台巡境”活动和“武当大兴600年”盛典、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等重大活动,连续举办6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班、4届“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6次组织大陆文化学者到台湾参加武当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连续举办8届“鄂台青少年武当文化夏令营”活动,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黄石 基层楼宇统战 画出最大同心圆
利用中心城区统战成员相对集中的特点,发挥楼宇统战“凝聚思想共识,赋能发展创新,服务社会治理”的核心功能,大力开展基层楼宇统战工作,共摸排商务楼宇40余栋,入驻企业2300多家,掌握楼宇统战代表人士500余人。
建强“主心骨”、搭建“连心桥”,组织学习教育活动20余次,开展惠企政策宣讲10场次,参与人数达309人次。不断引导楼宇统战人士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和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汇聚统战正能量,画出最大同心圆。
荆州 “法检两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配备实现全覆盖
荆州市委始终坚持把解决好“法检两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配备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将“法检两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配备工作列为“一号工程”进行攻坚。市委统战部与组织部、法院、检察院等有关单位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专题联席会议研判推进,按照1:3的比例建立起50余人规模的专业人才数据库进行跟踪培养。2021年底,按程序、按条件从基层提拔使用7人、从市法检系统下派重用5人、从高校安排法学专业教授挂职2人,实现了市、县两级“法检两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配备全覆盖。
荆门 推进各领域统战实践创新基地提档升级
推动基层统战工作走深走实,全市共建设89个“党外人士之家”“民族团结之家”“台侨之家”等活动阵地,每个乡镇(街道)均建设了2个以上的统战活动场所。全市7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知联会(新联会)组织,全市65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统战工作联络站,超过80%的乡镇(街道)建立了基层商会组织或行业协会,所有村(社区)成立了统战工作联络小组。
以“强市抓县促乡镇”为着力点,推进各领域统战实践创新基地提档升级。全市共建设了服务中心工作有作为、统战领域有影响的实践创新品牌25个,打造了58个基本覆盖各领域的示范点,所有乡镇(街道)均打造了1个以上实践创新项目。
黄冈 民企助力乡村振兴 开创多个典型模式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主力作用,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引领、科技支撑、农民主体、银行保险参与”的“五位一体”协同路径,先后创建了村企共建的罗田县“燕儿谷”模式、以企带村的英山县“神峰”模式、村企合作的蕲春县“夏典铺”模式等多个模式。
黄冈市开展“万企帮万村”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已实施产业项目460个,惠及贫困人口近14万户、44万人,为2.5万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吧穹濉蹦J饺胙∪捣銎妒蟮湫桶咐?,“燕儿谷”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扶贫案例。
鄂州 村企结对帮扶 推进“万企兴万村”
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抓手,组织近百家具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商会组织,开展村企结对帮扶示范建设,促进村企深度“联姻”,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0家民营企业参与联村结对帮扶,累计投入资金3.31亿元人民币,实施联村帮扶项目55个,帮扶困难群众7440人,全市已脱贫的47个建档立卡省级贫困村实现村企结对帮扶全覆盖。
孝感 “三援”工作推进孝疆交融创新发展
把帮助新疆籍群众就业创业作为民生、民心、根基工程,倾情做好“三援”工作,推进孝疆交融创新发展。
实施创业援建,新金九公司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孝棉集团4个分厂70万锭高档纺纱项目落户新疆,吸纳当地3600余人就业。
实施就业援帮,健全6项支持就业创业的服务保障机制,全市有8家企业承接2000余名新疆籍员工就业。
实施人文援助,投资100余万元建立13个“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点,常态化开展“四联四送”活动。与新疆籍员工“结对结亲”,常态化开展交流帮扶活动。
咸宁 社区“统战之家”暖人心
推动社区“统战之家”建设工作,通过建立联系机制、落实联谊交友制度,为统战成员排忧解难。通过健全学习制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营造学习氛围等,为统战成员提供学习交流渠道。通过组织民主议事、推进民主监督、开展公益服务,为统战成员建言献策、服务社会提供舞台。
加强党员与统战成员的团结、加强统战成员之间的团结、加强统战成员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团结等,为统战成员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展示形象、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让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统战成员“有家可归”,将分散在各领域的统战人士由“社会人”变成“组织人”。
随州 引导民企商会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和各级商会组织广泛参与湖北省“千企帮千村”活动,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对全市1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帮扶全覆盖,民营企业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9532.6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带动2.3万余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引导民营企业发挥市场开拓和信息渠道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和农企直通车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通过网络辐射贫困群体,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销售农产品1.5亿元;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累计筹集扶贫资金物资4000余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
举办“阳光培训”“金秋助学”等活动,关爱农民工和贫困青少年、留守儿童和学生。
恩施州 借助新媒体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军营、进宗教活动场所,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运用微视频、微电影、快闪等新媒体新手段,讲好恩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对国家民委命名的49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南剧《唐崖土司夫人》等艺术精品。
落实民贸民品政策,认定民贸企业累计达387家,落实贷款贴息引导资金6699万元,助力新冠肺炎疫情后恢复重振。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全过程。截至目前,共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5个、省级108个,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率先实现全域创建。
仙桃 “五联五帮”助力非公经济发展
着力联党建、帮创建,成立民营企业党支部281个、沔商总会异地仙桃商会党支部18个。
着力联企业、帮服务,建立市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1658家民营企业、1791名非公经济人士完成平台认证,协调处理投诉54件;深化银企对接,近三年帮助民营企业融资160多亿元。
着力联沔商、帮发展,深入实施“沔商回归工程”,累计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361亿元。
着力联人才、帮引智,为113名沔商人才颁发聘书,成立3个校企合作基地。
着力联村企、帮解困,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54个,广大沔商向社会累计捐款捐物2.3亿元。
潜江 “四心”工作法培育统战特色品牌
以党支部建设组织“人心”,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开展系列理论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
以统战工作阵地建设“凝心”,设立“统战工作联络站”,选优统战工作联络员,成立统战活动小组,建成致公党潜江支部同心帮扶基地、潜江市网络人士同心荟实践创新基地。
以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聚心”,以龙虾产业为切入点,服务经济建设,依托潜网电商平台、潜江网商协会打造“潜江网络人士同心荟直播带货基地”,多次开展直播带货活动。
以精准扶贫服务群众“暖心”,为全市乡村党支部书记、企业家、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者等量身定制各类培训,参训人员达2万余名。
天门 凝聚侨心侨力 助力地方发展
立足侨乡侨情,建立了市领导联系侨资(属)企业制度,市“四大家”有关领导坚持走访侨资(属)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
与海外27个侨团建立了密切联系和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壮大爱国爱乡力量。
组织参加“亲情中华”网上夏令营等活动,扩大海外影响力。
依托华创会平台,促成一批项目落户,邀请华侨华人、知名侨领寻根问祖、参观考察,为天门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神农架林区 以基层协商民主推动乡村振兴
建立了协商民主事前调研、事中交办、事后督办“三步走”模式,以政策为支撑,完善脱贫攻坚保障机制,每年设立100万元民族乡发展资金,统筹协调整合民族发展项目资金和对口支援帮扶资金1.96亿元,修建桥梁10座、农村公路100公里,建集中供水点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