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大学弑师案:媒体为什么要“捕风捉影”?
2008年11月05日 09:35 来源:检察日报
发表评论
2008年10月29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了有关程春明老师遇害事件的新闻发布会,各大新闻报刊记者前去采访。10月28日晚,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该校正准备上课的副教授程春明被一名大四男生砍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中新社发 rain 摄
2008年10月31日,中国政法大学10.28案件的案发教室开放,上午九点左右,有少许学生进教室,但此教室尚未用于上课。背景:10月28日晚18点43分,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教室内,教授程春明正在准备上课时,男学生付某突然从后门冲入教室,用利器砍向程春明颈部,致其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晚7点死亡。付某行凶后报了警,被警察带走。 中新社发 rain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
我们为什么要“捕风捉影”?
事件发生三天后,当我着手准备这次采访的时候,一位研究犯罪学的专家对我说,事实还在调查中,你能写些什么?一位媒体的资深记者对我说,一起桃色新闻,而且都报道得差不多了,你还有什么可写的?
而法大学生论坛上一些学生的帖子更挑战着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尊严———媒体能不能不捕风捉影?你们就不能等真相出来的时候才做文章?
真相未白,我写什么?刚接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也这么想过。
当我穿越整个城区,站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的拓荒牛雕塑前,看到菊花丛中的那一句“老师走好,同学也为你遗憾”时,那一刻让我心疼。突然意识到,除了真相,我能报道的还有很多。
当我辗转周折找到一个个愿意接受采访的教师时,他们临了都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请不要透露我的姓名”,那一刻让我心痛。突然明白,能够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
当我走到那间出事的教室门口时,看到血迹已擦净,祭奠的花朵亦无踪。讲台上一位老师正在讲课,台下是满堂的学生。那一刻让我困惑。对这一事件的关注,我们的目光是不是太过短视?
当我面对校方接待人员谨慎沉默的表情时,那一刻让我不解。一个人的心理成长何其复杂,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何其多样,在世风日下,道德感低迷的社会大背景下,一个他只读过三年书的校园何以能全部承担起教育失职的过错?
当我看到学生论坛上不时出现的“丑闻”的字眼时,那一刻让我质疑。校园枪击没有损毁弗州理工的声誉、硫酸泼熊也没有动摇清华的地位,认为政法大学会因为一次突发事件而毁誉,是不是太过肤浅?
我相信,只要用一颗敬畏生命的心去感受,无论你是受到惊吓的学生,无论你是心有余悸的老师,还是所谓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校方,这样的心疼,这样的心痛,这样的困惑,这样的不解和质疑你都一定会关心,这就是我们做这次报道的意义所在。
能不能等等?等真相大白。
可以。我的任何一级领导都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写这篇报道,而且一定要在什么时间以前发。
但我为什么不等等。因为有时候,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真相,只能尽最大的可能接近真相。
何况,最近发生的一些扑朔迷离的案件也在一次次告诉人们,真相,有时可能是各种利益化的结果。所以,在真相大白之前,我们不能傻傻地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我们心中的真相。
“我们不可能越过真相去实现正义”,这是寻找真相的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的。(刘文晖)
[上一页] [1] [2]
【编辑:朱鹏英】
相 关 报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