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梅州五月十三日电(记者 郭军)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今天在此间表示,华侨捐赠的项目是海外华侨同胞在国内的根,是他们与祖国、家乡联系的精神纽带,必须保护好、建设好这个纽带。
全国华侨捐赠工作会议今天在广东梅州召开。马儒沛在会上指出,华侨捐赠引领中国公益捐赠之先,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赠中国内地公益事业总额已达七百亿元人民币。去年,经由全国侨办系统受理或牵线搭桥的侨捐项目共四千一百二十个,捐赠总额达三十点二五亿元。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捐赠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侨胞有六百多人。香港同胞李嘉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累计捐赠二十八亿元人民币建设汕头大学,成为在内地捐赠最多的个人。邵逸夫在全国各地捐赠三千多个项目,捐赠额达二十五亿元人民币,百分之八十都用在支持教育。
许多侨胞的捐赠事迹感人至深。田家炳先生生活十分节俭,倾尽心力捐赠公益事业,晚年还卖掉别墅,自己租房住,把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共计十多亿元人民币。日本华侨吴桂显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将房子抵押出去争取贷款用来捐赠,累计向家乡捐赠四千多万元人民币。浙江籍的张杰先生靠经营小吃摊为生,事业不大,却倾尽其所有捐助内地公益达千万元人民币……
马儒沛表示,要从侨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华侨捐赠工作的重要意义。许多老华侨把在国内的捐赠项目当成一生的重要事业,作为子孙后代传承中华文化、维系与家乡的纽带,倾尽心力来经营。许多华裔二三代经常要回国看看上一辈捐建的项目,缅怀先辈的业绩和精神。
“华侨捐赠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的教育、卫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贫困地区公益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华侨捐助出现了资金数额增大、参与人数增多、捐赠方向相对集中、受益面逐步扩大的特点,华侨捐赠工作面临新机遇。
马儒沛要求各级侨务部门要加强对侨捐项目全过程的服务和监管。“华侨捐赠项目是华侨心血和情感的结晶,是社会的公共财富,我们要管好用好,发挥捐赠项目的最大效用。” 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