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五届世界华人论坛高端访谈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在在论坛上发表关于华人华侨在中国创业投资决策环境转变的讲话。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10月28日,第五届世界华人论坛高端访谈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
10月28日,第五届世界华人论坛高端访谈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在在论坛上发表关于华人华侨在中国创业投资决策环境转变的讲话。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10月28日,第五届世界华人论坛高端访谈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八日电 (记者 张冬冬 陆春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澜今天结合亲身经历指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给海外华人专家、学者提供了重要机遇。海外归国人才的角色也由此转变为国际创新品牌的建设者、民族产业转型的嵌入管理者和中外理解信任的催化师。
薛澜是在今天上午出席“第五届世界华人论坛”高端访谈时做出上述表述的。共有十位海外华侨华人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国内代表参加访谈,围绕“海外华侨华人高端人才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题,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和很多海外归国人才一样,薛澜经历了出国留学、国外就业、回国发展几个阶段。他于一九九六年回到中国,经过十二年在国内任教,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表示,伴随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浪潮,中国科技研发投入日益增大,逐步在世界创新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并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这给海外华人专家、学者及企业人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机遇
他说,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使海外归国人才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国际科技知识中介者到国际创新品牌的建设者、从高新技术创业者到民族产业转型的嵌入管理者、从信息文化交流桥梁到理解信任的催化师。
薛澜进一步解释说,一九九六年他回国时,国内科研发展水平与国际还存在一定差距,当时归国学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科学知识的中介者,而如今,归国人才则成为国际创新品牌的建设者。他指出,在继续鼓励归国人才创业的同时,抓住中国产业转型的机遇,参与管理也是归国人才角色的一大转变。中国近年来发展很快,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并不了解,海外华人应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通过自身优势,在更深层次交流中充当理解信任的使者。
“第五届世界华人论坛”于十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北京举行,由国侨办与科技部、中国海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二百余位来自海内外的经济科技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与会。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