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5日电 转变择业观念一直是近年来高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宣传教育的重点,如今毕业生就业观念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一项针对河北省石家庄、衡水、沧州、保定等地部分高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问卷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参考。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多数大学生的选择。调查显示,有51%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25%的人选择先择业后就业,另有14%的人选择继续深造,选择毕业后创业的仅有10%。这一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毕业生已明显意识到择业的困难。65%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学生已经知道,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必须有深厚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基础。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开始采取比较灵活的姿态。
看重工作发展前景甚于薪水。在大学毕业找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中,“单位能够提供施展才干的机会”、“单位的发展前景”和“单位能够提供深造培训的机会”3个方面分别占到了40%、35%和26%;而以往被毕业生首选的“工资收入”和“工作稳定”已分别退居到了第4位和第5位,仅有21%和19%。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日益注重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发展,开始采用动态的眼光来看问题,而对工资收入和工作稳定性方面,看得越来越淡。
专业技术岗位和行政、事业单位仍受青睐。在择业行业和就业岗位的选择上,以行政、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为首选的,分别占到了23%、38%和43%;而风险较大、但发展机会也很多的市场营销和服务业仅占6%和13%。这说明专业技术岗位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但它同时也表明许多大学生从政当官的思想依然较重,承担风险的能力还较弱。
找关系不如凭实力。在“择业中什么因素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上,认为个人能力起决定作用的占到了82%,但仍有8%的毕业生认为家庭和社会关系起决定作用。
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在择业过程中,准备自己做主的占到了51%,另有18%的人主要听从家长的安排,还有近10%的大学生没有自己成熟的想法,择业时仅仅以周围大多数人的选择为己所用。
求职需要花费。对于择业的费用,34%的人准备花费200 ̄500元,28%的人为600 ̄1000元,另有18%的人为1600元以上,仅有6%的人为100以下。这些费用主要包括:求职书的制作费、通讯工具购置费和服装服饰的购置等费用。这说明绝大多数毕业生已非常重视择业技巧,他们已经接受求职需一定费用支出的观念。
工资期望值基本比较合理。在能够接受的最低月工资额一栏中,52%的人选择500 ̄1000元,24%的人选择300 ̄500元,仅有6%的人选择2000元以上。这说明河北省大学生对就业工资期望值并不高,基本上符合河北省的省情。
不同职业,各有所爱。在“你最青睐的职业”一栏中,选项比较分散,其中超过10%的选项分别为:工程师(16%)、个体老板(16%)、教师(15%)和公务员(12%),而选择最少的是营销员,仅为2%。
多数人计划5年之内换工作。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的年限”时,37%的人回答1-2年,39%的人回答3-5年,仅有12%的人回答在10年以上。这说明绝大多数人已经摆脱了终生从事一个职业的“铁饭碗”思想。
创新和诚信为多数毕业生所推崇。在招聘单位对毕业生个人的选聘过程中,大学生认为单位看中员工的哪些个性品质?首选“勇于创新”的占39%,选“诚实守信”的占34%,而对现代社会日益看中的“具有合作精神”的首选率最低,仅为6%。
创业教育和创业技能较为缺乏。在创业问题上,有74%的大学生正在考虑创业,有7%的人已经付诸行动,仅有19%的人表示从未考虑过。有74%和70%的大学生对创业的程序和创业所需条件不太清楚,而对这些问题根本就不知道的毕业生竟分别占到了12%和7%。在“你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什么”选项上,“创业有关信息”与“创业有关技能”并列排在第一位,为30%;选择创业有关知识的为25%。这充分说明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技能培养,已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