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四日电(记者黄少华)昨日顺利完成的香港第二届区议会选举,占据了今天出版的所有香港报纸大量版面,在报导投票情况的同时,亦对投票结果作出不同的解读。许多报纸均表示,投票率的提高,要求区议员们更加认真地履行职责,关注民生,以不负民望。
文汇报社评说,投票率的大幅提高,显示社会的公民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关心社区事务和区议会的工作,对于将来推动社区发展和特区政府改善施政,都有积极的意义。
该社评认为,这次区议会选举结果错综复杂,难以一概而论。许多长期扎根社区、真心诚意为市民干实事的人士当选为区议员,显示广大选民认同区议员最需要关注改善民生的问题,那些具有扎扎实实工作成绩的候选人,因而赢得选民的支持和拥戴。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也有多年服务区内居民的现任区议员,被毫无地区工作政绩的“空降”政客抢走席位。其实,这正是反映了香港社会过于政治化的一种现实。
大公报的评论说,投票人数的增加,有力说明区议会在本港建制中仍然是一个受到民众欢迎的、不可代替的重要角色。
东方日报说,特区市民虽然因“七一”而更踊跃投票,但绝大部分都只是为了选择可以在地区事务上代表自己的人。一些传媒进行的街访显示,选民重视的是候选人是否真的能够帮助选民,是否长期扎根当地,经常在区内做事。候选人属于哪一个政党,却并非他们首要的考虑。
太阳报说,选民除了受政治气候影响,关注候选人在地区办事的政绩相信同是要点;选民并不完全自外于政治争拗,“政治明星”某一程度或许也左右投票意向,但民生议题、候选人政纲内容对投票抉择也有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