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不按舞剧或舞蹈诗常理“出牌“、事先并不被专业人士看好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却成为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台上最令观众意外、最火爆市场、也夺走了舞蹈诗比赛最多奖项的“黑马”。未受科班教育、从不博奖、看重市场———中国舞蹈舞台上独特的“杨丽萍”现象,引起了专业界内外的热烈议论,话锋则直指“明星如何诞生”。
北京舞院教授潘志涛用“震撼”来形容杨丽萍带给评委的感受。他说,你可以说杨丽萍不专业,但她带来的恰恰是专业界所不能给予观众的原生态的震撼和很多超乎舞蹈的东西。上海某舞评人士说,用中国舞的既有概念去衡量,只能说杨丽萍是“野路子”。她没有受过科班教育,甚至自称是“农民”;但她懂得用最具个人特征的舞姿去赢得观众。只要能跟受众形成默契和沟通,她不在乎用什么方式去舞蹈,表现出创作和表演观念上的完全开放状态。近年她还学会了眼观市场,全方位包装作品和自己。这一点,是我们许多中规中矩的舞蹈演员无可比及的。
“杨丽萍现象”的另一个成因是她用影视手段巧妙“包抄”明星路。有专家议论,如果没有当年央视的各种晚会,就不可能有杨丽萍今日的全国知名度;如果没有当年她在电影《兰陵王》中的客串和最近的“梅超风”形象,更不会有杨丽萍如日中天的明星声誉。一个受众面相对狭小的艺术门类,如何通过跨领域“借力”走向更广大的观众从而产生明星效应,杨丽萍的摸索提供了有益参照。这一点,从福布斯排行榜上名次比她更靠前的黄豆豆身上也不难体会。没有央视晚会的《醉鼓》,没有不断亮相荧屏乃至客串电视剧、话剧的机会,“豆子”是“炒”不熟的。
明星并不诞生在赛场上,而应闪亮在市场和舞台,走红在观众的口碑中;赛场至多只是他们艺术生涯的起点。杨丽萍看淡比赛,看重市场,值得其他参赛舞团深思。而“荷花奖”能不拘一格地给予杨丽萍这样的“另类”重奖,显示的是气度和着眼中国舞蹈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