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郑州十一月二十四日电(记者史宝银)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委水量调度与管理局局长安新代今日撰文指出,素有黄河“水塔”之称的黄河河源区水资源日益减少的原因,初步认为是由于该区域降水量减少、草场退化、土壤荒漠化加剧致使下垫面水源涵养功能减退以及气温升高等生态环境变化所造成的。
黄河河源区是指黄河干流唐乃亥水文站以上的地区,其流域面积十二点二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百分之十五。区内水网发达,支流众多,雪山、冰川、草原、湖泊、湿地广布,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二百零五点二亿立方米,同时由于区域地广人稀,目前耗水量不足两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主要产流区之一。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源区来水量明显减少。
安新代在文章中说,其通过上述唐乃亥站降水、径流变化的分析,初步分析认为三大因素是造成黄河水源区来水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首先,与一九九0年以前相比,九十年代以来黄河河源区降水量减少百分之五点三,降水量减少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由于草场退化、土壤荒漠化加剧致使下垫面水源涵养功能减退,这使得径流系数降低;
第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六十至七十年代相比,黄河河源区平均气温升高零点五度,黄河沿站蒸发量比八十年代增大四十五毫米,气温等环境变化对径流量减少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