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三日电 题:防止宏观调控本身成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源
中新社记者阮煜琳
针对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偏高、信贷规模增长偏快等问题,去年开始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遏制经济过热的政策。有关专家提出,由于政府宏观调控的操作空间还很大,下一步在认清前期宏观调控效果的基础上再作决策有助于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防止调控本身成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武晓欣博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将在二季度有所显现。下一步宏观调控要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尽可能促使固定资产投资平缓回落,防止过快降温,在发展中促进经济协调运行。
首先,宏观调控宜保持一段稳定观察期。前一段时期,政府从投资、金融、土地、价格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政策出台在时间上较为密集,许多政策将在二季度逐渐增大效力,各种调控措施的综合效果正在显现。
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和调控的前瞻性,武晓欣认为,二季度应该进一步落实前期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可以保持一段稳定观察期和政策消化期,不必再出台重大宏观调控措施。防止调控本身成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源。
其次,重点商品和服务价格调整应选择有利的时机。当前煤电油运紧张,粮食价格上涨过快,价格调整的呼声不断,但是重点商品和服务类政府调价项目必须慎重选择合适出台时机。二季度的物价涨幅可能是今年的高点,因此,重点商品和服务价格调整应该向三、四季度推迟,防止重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
第三,努力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投资与消费的冷热反差明显。经过前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有可能逐步回落。努力扩大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弥补投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经济的稳定性。
武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水平是扩大消费的关键。由于中国人口中农村居民从数量上占绝大部分,而且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农民增产的同时能增收,保证进城务工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工资,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第四,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这次导致经济运行紧张的煤电油运均属垄断行业,相反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对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迫在眉睫。要结合具体行业的特点,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放松价格或产量控制的角度推进改革。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研究人员表示,当前首先需要改革的是电力行业。电力紧张固然与前几年规划有关,但是与电力行业的垄断也有关。通过改革,强化电力行业的竞争性,提高电力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水平。只有在电力价格改革的基础上,电煤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才能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