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实际是在中国东北打响的,这里也打完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枪,历时15年,是中国历时最长的抗日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上最艰苦的抗战地区之一。
根据日伪统计数字,十多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和日伪军发生大小战斗66611次,消灭了18万名日伪军,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而很难统计的是,东北军民在抗日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付出了多大的损失。
东北抗日与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的情况是,情况更错综复杂。一、国民党撤走后,这里实际上被日军接管,是在日本密集的76万大军和大量伪军及汉奸的眼皮底下抗日;二、抗日队伍过于复杂,互相拆台,战斗力不够强;三、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冬天的严寒常让将士残废或送命;四、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力量还比较小,加之中途断了和中央的联系,党中央的抗日方针和策略不能畅通地传达到这里。
1933年夏,中共满洲省委直接派出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张甲洲、李延禄、周保中、张寿 、冯冲云等大批共产党员,组织游击队或掌握部分抗日义勇军。
1933年以后,东北抗日联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定,组成统一的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共建11个军,主力军有4.5万人,又团结了各路其他抗日武装,号称十万大军,由赵尚志担任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
第二年,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改称北满抗日联军,赵尚志仍然担任总司令。赵尚志率领抗日联军第三、六军为主体的北满各军,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和第二军一部,组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指挥,在南满打击日本侵略者。以抗联第五军为主体组成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在吉东一带打击敌人。
1935年以后,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战争达到高潮。
在南满,杨靖宇指挥抗日联军攻占盘石、袭击清源、巧取三源浦、八道江、凉泉水子等。在1937年至1938年的反“讨伐”中,歼灭伪军邵本良旅和伪军“索旅”。在摩天岭一役,全歼日军今田大队千余人。沿安奉铁路和鸭绿江,攻破了几千个小城镇。
北满的抗联三、六军在总司令赵尚志的指挥下,攻占方正、宾县,袭击汤原,攻陷萝北、佛山,拔除日伪在松花江沿岸的许多据点。1936年冬赵尚志率军西征海伦、德都、通北,大小百余战,歼敌千余人,攻占城池二十余座。在著名的冰趟子战斗中,打死日伪军七百余人,其中日军指挥官七人。
在吉东的牡丹江以南,抗联第二路军在周保中率领下,伏击敌人于敦化寒松岭下,猛攻抚松城,夜袭前刁翎,攻克安图、依兰。
抗日联军先后建立了盘石、珠河、汤原等抗日根据地,被称为“红地盘”。在深山老林建立许多密营,有政治军事学校、电信学校、兵工厂、被服厂、医院等各种军事机构和设施。
1938年至1939年,敌人调集日军70万,伪军30万,对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进行“大讨伐”,东北抗日联军受到巨大损失。从此,东北抗日战争转入低潮。但是,东北民众的抗日斗争一直坚持到1945年光复,许多抗联将士与苏联红军一起解放了东北广大地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