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清华学子胡凯,成了本周出镜率和点击率最高的新闻人物之一,就是因为他既是我国第一个大学生男子百米世界冠军,更是通过高考渠道进入高校的原汁原味大学生、而非已成材的专业运动员进入高校的“戴帽”大学生,也就是说,他和本届中国代表团所有成员一样,是公平地与其他国家选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胡凯现象”的背后,其实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他具有的文化素质,比如英语能力。从报道中我们看到,领取金牌前后,胡凯和组委会人员的交流没有依靠翻译,完全是他自己用英文问答。试想,假如他的英语是“洋泾浜”水平,当他面对领奖前后一些程序安排,他将会多么尴尬,甚至误事。
不要小看运动员的外语能力,它几乎就是运动员的“第三条腿”。而且在语言问题上,我们中国运动员吃亏的教训太多了。悉尼奥运会上,某项目赛程出现了临时变更,通知用英文贴在了公告牌上,我们的队员、教练员都不知道,结果迟到,后经交涉才解决。而最新的例子,是与大运会同期进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们某项目选手因看不懂英语通知,未注意比赛已提前,所以到赛场时已无准备时间,只好仓促上阵。
有个流传的民间幽默:一只老鼠被一只猫快要追上时,突然转过身学了两声犬吠,在猫的一迟疑间,老鼠钻回了洞。它得意洋洋地对其他老鼠说,你们看,会一门外语多有用!这虽是个笑话,但调侃中却也间接阐明了语言能力的作用。对于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密切度上仅次于外交外贸的体育界而言,外语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无形的武器。因为它能使你与赛场有机地融合,而不是游离;能使你多一副眼、耳,从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获取各种即时信息,相应调整自己的部署和应对策略。最根本的,是可以使你在赛场上因对一切了如指掌而多一分自信。著名田径教练冯树勇就说过,运动员会外语,对增加自信心和场上发挥是绝对有好处的。
胡凯的成功,可以说,代表了新时代中国运动员的发展方向,也表明做一名“能文能武”的高素质运动员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