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十五”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06年4月12日
“十五”期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趋于好转,但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一、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但部分城市污染仍然很重。
2005年共有522个城市开展了空气质量监测,包括地级以上城市319个,县级城市203个,其中空气质量为一级的城市22个,占4.2%,二级的293个,占56.1%,三级的152个,占29.1%;劣于三级的城市55个,占10.6%。与上年相比,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与“十五”初期相比,2005年339个可比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增加了22.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下降了24.1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甘肃和贵州等省。
二、酸雨发生频率及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部分地区酸雨强度加大。
2005年,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城市中,357个城市出现酸雨,占51.3%,其中浙江东阳市、象山县、安吉县,福建邵武市,江西瑞金市逢雨必酸。城市降水pH年均范围在3.69(浙江省台州市)~8.35(新疆库尔勒市),其中浙江省台州市、江西省贵溪市、广东省连州市,贵州省清镇市降水pH年均值小于4.0,酸雨污染最重。
从酸雨出现城市比例和降水酸度分析,“十五”期间,全国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在30~40%间波动变化,但重酸雨(pH值<4.5)城市比例呈升高趋势;
从酸雨区域分布分析,“十五”期间,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西等省)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是浙江省酸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雨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污染加重。
三、地表水污染总体上呈减轻趋势,但海河、辽河、淮河、黄河以及松花江水系的部分支流,特别是流经城市河段污染严重,部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严重。
2005年地表水总体属中度污染,国家水环境监测网的744个断面中,优良类、污染类和重度污染类断面分别为36%、36%和28%。
与“十五”初期相比,优良类水质比例由34%提高到36%,重度污染类比例由36%下降到28%,地表水体水质有所改善。但海河、辽河、淮河、黄河以及松花江水系的部分支流,特别是城市河段污染依然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等。
四、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呈逐年改善趋势,其中黄海、南海水质较好,东海水质较差,部分海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频发。
2005年四大海域中,黄海和南海水质较好,一、二类海水比例大于85%,渤海水质一般,东海水质较差。
“十五”期间,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总体水质逐年好转,一、二类海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劣四类海水比例呈下降趋势。主要污染指标为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
五、城市声环境总体较好,城市区域噪声和交通噪声等效声级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5年,350个城市中,63.7%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优于城市居住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属轻度污染的占33.7%,中度污染的占1.7%重度污染的占0.9%。与“十五”初期相比,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降低5.5dB(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明显改善。
2005年,365个城市中,道路交通噪声超标的城市49个,占13.4%,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较好。与“十五”初期相比,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降低0.5dB(A),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没有明显变化。
六、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
2005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413万吨和2549万吨,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十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保持稳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逐年增加,与“九五”比较,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增加。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