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尽管地方政府都在强调各地房价不会出现大涨的情况,但我们仍然看到今春以来各地房价持续走高的行情。
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北京曾经历短暂的“观望”,而去年底,北京的房价就开始走高,进入2006年的北京楼市房价更是一路飙升,大有骑虎难下之势。今年3月份,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83.4万平方米,比2月份增长118.3%;广州的房价自开年以来持续上涨,新房均价为每平方米达7483元,涨幅达到14%;深圳关内的新盘均价几乎都在9000元以上,其中福田全市最高,达9600元以上,有的楼盘高层均价甚至每平方米达到2.8万元;而大连目前主要市区的商品房均价也达到每平方米7500元左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各地房价在淡季大幅上涨呢?
北京:房价上涨势头不会改变
上海:政策利好促房地产繁荣
广州:随大势升温人为抬楼价
深圳:新开楼盘刷新房价历史
大连:成全国房价上涨领头羊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房价开年以来的持续增长,引起了多方关注和质疑。尽管目前市场需求旺盛,看似一片繁荣,但繁荣背后更多的是隐忧。
虽然房价应由经济规律来调整,但在目前市场条件不规范的情况下,解决百姓住房难题,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一方面,政府除了建立廉租保障体系外,还应将部分土地出让金拿来反贴给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用于贴息、贴租,同时,政府应在土地出让环节对建筑高度、密度、价格等有相应的限定。
另一方面,各地二手房市场应该在破解住房难题上有所作为。目前,上海、深圳和北京二手房与一手房的交易比例分别为6∶4、7∶3和1∶4,尽管去年北京二手房的交易量达到7万余套,比往年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上海180万套、天津10万套、成都7万余套的交易量相比,显然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如果各地政府能对二手房市场在政策上给予相应倾斜,使房源得到放量,将会影响一手市场的房价,使其涨幅减缓。
由于在1997年房改之初,政府方面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理想目标,在没有建立起相应住房保障体系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被带上了推进住房私有化的列车。然而,由于对市场预期准备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无法满足所有人拥有住房的需求。
应该说,在目前房地产走向不明朗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解决住房难题,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