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庙戏楼并排在山门两侧,一边一个,左右对称。西戏楼创建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东戏楼创建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3年),现存东西戏楼均为嘉庆五年(公元1801年)翻修。这两座戏楼的布局为“并台式”又称“连台式”,但在上面经常唱的是“对台戏”,两戏楼并台演唱,互竞演艺,这在全国绝无仅有,而且还解决了群众同时看两台戏的矛盾。亦有人认为仓颉是四眉四目,并台戏楼是为了适应仓颉的四个眼睛所修建的。
每当过庙会时,主持庙会的社家,都要请两班水平很高的戏班来仓颉庙联台“对”唱,唱得好的戏班“胜台”,会得到社家的奖赏,唱得差的戏班“输台”,会被社家惩罚。这可算是最早的戏迷大叫板了。
戏楼“下场”门板上刻有一个袖手把望、笑容可掬的大头娃娃,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它都会同你正目对视,民间遂有“大头娃娃跟人转匝匝”之说。此为仓颉庙一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