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王国安)一座抗日战争时期遗留的地堡(碉堡),今天从南京市东郊江宁汤山镇寺庄附近被整体安全运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将在扩建后的该馆新展厅以实物形态展出。
一九三七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抗击日军对当时首都南京的侵略,原国民政府在上海与南京之间设置了吴福、锡澄两道国防线。这两道防线横亘于铁路、公路与运河之间,充分利用了江南湖沼如网、河流纵横、兼有山丘的地形特点。南京外围则构筑有各类钢筋混凝土永久性工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征集到的这座地堡,正是当年国民政府军为南京保卫战而建,至今已有七十年左右。
该地堡为水泥混凝土浇铸而成,高约三点六米,宽二点六米左右,墙厚约零点五米,设有三个枪眼。当地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说,这里附近原有数座地堡,现在大都不存在了。
为了做好此次征集工作,当地文物部门多次到现场实地考证和勘查;南京上海梅山设备公司专门配备了吊车和平板车,将重达三十二吨的地堡吊装运送到目的地;公安部门则派专人对运输过程进行交通疏导,以保障安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告诉记者,纪念馆目前正在加紧进行新馆扩建,而南京保卫战将作为新馆陈列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征集的这座地堡,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物证,对反映抗战时期原国民政府军队在南京城郊抗击日军侵略的史实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纪念馆近年加强了相关文物史料的征集工作,仅最近两年,该馆就在国内各地征集了近三千件文物史料,在国外的日本、欧美等地征集了一万多页的档案资料、近千张照片和八部录像、影视片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