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7年7月11日,“中国计划生育第四届生殖健康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安全套时装、婚礼服等创意展品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中新社发 鲁谷 摄
|
资料图:2007年7月11日,“中国计划生育第四届生殖健康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安全套时装、婚礼服等创意展品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中新社发 鲁谷 摄
|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一日电 题:安全套里的性情中国
中新社记者 甄雪原
中国著名演员、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昕,日前在深圳的一次“防艾”宣传活动中告诉媒体,他在为二十五岁的未婚女儿准备出国物品时,“将一盒安全套放进了女儿的行李箱”。
这位生于毛泽东时代有过插队历史的父亲,用“安全套”这个近三十年来不断给中国人带来生活观念和方式冲击的物品,再次撞击了中国人的眼球和大脑。
“父亲送女儿安全套”再次在中国社会引发争论,无论观点的孰是孰非,毋庸置疑的是,在三十年来的社会变革中,中国人的性观念始终走在接受挑战的各种观念前沿,并且发生了快速而深刻的变化。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们对于“安全套”这个与性生活有着直接关联的用品,从最初的讳莫如深变成如今的直言不讳。
尽管安全套在人类的使用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而中国人对安全套的普遍认知,其时日却是近数十年的事情。
改革开放之初,独生子女政策被确立。那时安全套还被称为“避孕套”,作为计划生育用具由政府免费发放给已婚夫妻。一位当年的医务人员回忆说:“发放时,大家都会不好意思,主动领取是少数!蹦鞘,安全套在中国只有单一的“避孕”功能,而男女性事更是不可议论的话题。
安全套第一次成为商品摆上中国的柜台,是在一九九三年。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商店在北京白塔寺开张。经过此店的人们用好奇的目光瞥视这家商店的出现,却无人勇于进入。开张十六天后,一位青年人误入其中,然而却成为了第一位顾客,他以九元六角人民币购买了第一盒安全套。这位“勇士”成为北京人难忘的独特记忆。
在九十年代东渐的西风中,中国人的“性趣”也变得多样化起来,性病的增加、艾滋病的登陆,“性安全”问题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在不断扩大的中国流动人群中,在传统的性伴侣被改变的事实里,性安全已经不可回避。此时“避孕套”的安全功能得到认同,其商业价值也得以开发。
进入新世纪,中国人的性观念更趋开放,“你性福吗?”成为直指人性的亲切问候!靶愿叱薄钡拿孛茉诠教郑靶陨睢背晌簧缁崞毡樽鹬氐娜,男女性关爱也成为保健品的最直白促销语言。性用品商店已不再“羞涩”地开办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导购小姐神态自若地向顾客介绍种类繁多的商品效用;榍靶孕形⒋笱、无性婚姻离异、变性、同性恋……也在一波波社会争论中逐渐得到宽容对待。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中国人对性的敏感被进一步的剥离。财富的积累与虚拟的空间更刺激了欲望的膨胀,婚外情、一夜情、虐恋、二奶、、网络婚姻等新生社会现象不断地挑战中国传统的道德底线。“性教育”、“性安全”也由此纳入了政府的工作范畴。
二00一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联合在中国县级城市娱乐场所试点开展“百分之百使用安全套”项目,同年北京市开始逐步推广安全套自动售卖机。
一则宣传使用安全套的公益广告在二00三年登上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大雅之堂。从此打破了媒体不得做安全套广告的禁令。
二00四年,国家六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的实施意见》,此后公共场所发放安全套之风日盛。 甚至有地方“两会”上,官员亲自站在会场上,向与会者派发安全套。
今年三月,北京市要求各类宾馆、饭店、酒店、度假村的客房卫生间以及公共娱乐场所全部摆放安全套,公安部门不得以上述场所有安全套作为卖淫嫖娼的证据。
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中国著名性学专家李银河指出,性的开放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发展为性的开放提供了可能性。
现如今,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观念时时更新的中国,安全套不仅已大方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更从容地放入了未婚男女的背包。
然而,安全套还在不断引发着新的争议。近来,市场上出现了“安全套饰品”热,五彩的安全套被制成服装、耳环、手机链等饰物,特别受到九0后女生们的追捧,此类安全套或被女孩们做为礼物送友,或自己穿戴招摇过市。
避孕——安全——饰物,安全套功能的多元化转变,见证了中国人对性事从保守戒防到泰然面对的过程,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对人性需求的理解与包容。小小的安全套里承载着中国男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梢栽ぜ够嵩谙乱桓鋈曛兄圃斐龈嘤凶逃形兜闹泄健靶郧椤惫适。(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