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0日电 陈水扁日前提出他对蓝营某一件电视广告内容的批评,称蓝营的广告是标准的“唱衰台湾”。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发社论《办“公投”与拼经济:虚实之间的取舍》指出,如果不是经济议题难以着力,阿扁又何必去炒作一个惹怒老美、虚无空泛的入联“公投”呢?
文章说,在过去一年中,陈水扁前后不一、内容矛盾的发言所在多有,各界都已经见怪不怪。对于这样一位连老美都感到头疼的地区领导人,许多人民原本对其言论都宁愿视而不言,以免自寻烦恼。但是阿扁把台湾经济讲得如此,更把对台湾经济有意见的人描述为唱衰台湾,我们就不得不加以评论了。
文章从具体的指标分析说,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好坏,一般常以若干经济指标做基础,包括GDP成长率、物价指数、失业率、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如所周知,过去几年台湾地区的GDP成长在数字上看还不算差,但是绝大多数的成长率都是来自于出口,而岛内消费与投资的成长却是非常低。即使是去年第四季投资成长小有提升,但是与早年动辄两位数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
再以失业率的数据来看,台湾的数字背后究竟有多少是来自于“行政院”促进就业方案的浮面刺激也有待厘清。如果有失业人口被政府雇去输入计算机数据或喷洒登革热药水,他们短期会被归为就业,但就中长期而言,这些就业人口绝对是虚假的数字。
文章说,如果真的要分析台湾地区经济的体质好不好、衰不衰,就要把各种统计数据全部摊开来看,而不是只抓少数亮眼的、意义不足的、在年份上截头去尾的数字来讨论。当台湾经济成长集中在外销且岛内消费投资明显衰退时,它当然反映一些严重的问题。诸多问题都是在陈水扁所引片面数据之外的隐忧。如果有人提出疑虑,政府都该感谢雅言才是。如果对于异音就打为“唱衰台湾”之辈,再加上“不爱台湾”的隐喻,这就像是法西斯作为了。
文章说,民进党执政7年多来,对台湾企业的全球布局是利是弊,也许我们不必拘泥经济数字,只要看看厂商出走与上市上柜的萧条,就已经一叶知秋。坦白说,如果不是经济议题难以着力,阿扁又何必去炒作一个惹怒老美、虚无空泛的入联“公投”呢?如果七年执政下来,就只能炒“本土、正名”这一道虚菜,这不是恰好验证了其它经济议题的沉痛与不堪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