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劈棺》与《纺棉花》这两出京剧,在四十年代的平、津、沪等大城市的戏曲舞台上,曾经风靡了许多观众。
《大劈棺》里的田氏与《纺棉花》里的王氏,都由旦角女演员饰演,所以当时的观众或戏剧报刊咸以“劈纺坤伶”称之。
京剧《大劈棺》又名《蝴蝶梦》;它取材于《警世通言》卷二,及《今古奇观》第二十回《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弋腔、秦腔、徽剧均有《蝴蝶梦》,河北梆子有《庄子煽坟》,而川剧则有《南华堂》;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故事描述的是:庄周得道,路遇新孀煽坟,盼土快干,以便改嫁。庄周因此回家试探妻子田氏。他伪装病死;成殓后,却幻化为楚王孙,携一书童来吊唁。田氏见王孙英俊年少,顿生爱慕之心,拟嫁之。洞房中王孙假装心痛,谓死人脑髓可治,田氏乃劈棺取庄周之脑。庄周突然跃起,责骂田氏。田氏羞愧无地自容,终致自戕而死;庄周亦弃家而走。戏中田氏多由花旦行当中的“刺杀旦”应之,因剧中表现田氏见庄周从棺中跃起之惊哧状,有许多扑跌身段。按旧日的表演而论,田氏与《战宛城》的邹氏,《乌龙院》的阎惜姣,《翠屏山》的潘巧云,《挑帘裁衣》的潘金莲均属于“刺杀旦”一类的角色。
《纺棉花》的剧情是:有银客张三者,离家出外经商,三年未归。其妻王氏思夫,于纺棉花时歌小曲自遣。适张三归来,在门外窃听,又抛银试之,妻为所动,开门,夫妻相会。
这出戏故事情节很简单;演者著时装旗袍,高跟皮鞋,浓妆艳抹,在舞台上以唱时代流行歌曲为炫耀(如电影《万世流芳》中的插曲《卖糖歌》、《戒烟歌》等),专迎合小市民阶层的低级趣味。
四十年代予居北京时,京剧界坤伶咸以演《大劈棺》、《纺棉花》为招徕。当时上海报刊发表署名文章,以《歌场新咏》为题,写梨园打油诗六首,其中一首是咏《纺棉花》的。诗云:
棉花纺得软绵绵,
究竟坤伶玩艺鲜。
还有“劈棺”拿手戏,
斧头劈出大洋钱。
三十多年来,因《大劈棺》宣扬封建迷信,并有色情台词及表演,大际一直未曾演出。近闻昔有“劈纺花旦”之称的童芷苓,在上海将《蝴蝶梦》改编试演,大概会有所创新,但愿将来能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