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经济企稳向好,民营经济如何提振信心?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经济企稳向好,民营经济如何提振信心?
中新社记者 王捷先
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如何多措并举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势必成为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提振信心,是民营经济发展必答题
数字可体现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多;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有评估,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逐渐走出疫情影响,分析师们普遍预期宏观经济将有更强劲反弹,“经济重启”将是2023年主旋律。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经济企稳向好离不开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的共同努力。预期稳、信心足,企业就会敢于扩大投资、勇于开拓市场。因此,对于民营经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振信心”就是必答题。
提振信心,需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回顾近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在改善营商环境问题上提出不少具体建议提案。在2023年地方两会上,不少省区市提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制度和机制上把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近年社会上“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错误言论冲击企业家信心,各地政府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上也需要再下功夫。
他表示,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优化营商环境要实现所有市场主体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真正取得平等的竞争地位,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空间需要努力。
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建议,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鼓励有条件的民企与国企开展项目投资合作、产业技术合作等,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国企和民企加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高效协作,通过“抱团出?!毙纬珊献魉J?。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改善营商环境的重点在于尊重企业产权,打击侵权行为,?;て笠导矣绕涫强毓晒啥娜ㄒ娌皇芊鞘谐∫蛩氐乃鸷?。
提振信心,要求真务实推动解难题
近年宏观经济承压,压力传导至市场主体身上,就是预期不稳、发展信心不足,招工难、用工贵问题严重,成本上涨压缩利润空间,资金链紧张等。面对挑战,中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金融、财税等方面的纾困惠企措施,下一步的关键在于推动政策落实和完善。
杨德才认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应继续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诉求,更加“接地气”。他透露,调研发现,一些助企纾困的措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实际意义不大。因此,在江苏、浙江等民营经济大省,政府部门强调要有“店小二”的服务民企意识,企业才能解除包袱、轻装上阵,才能行稳致远。
盘和林表示,应尽量减少企业的行政事务性成本,减少税务、社保以及企业要素成本,维护市场公平,不要在企业之间设置障碍。
外界注意到,在内蒙古,当地政府近期表示,要切实解决工作“慢”的问题,不叫不扰、随叫随到,让企业家成为“座上宾”。在福建,官方要求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市场需求不足、民营企业创新转型不够快、要素保障不够强、服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多做雪中送炭、解难纾困的实事。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中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来不缺直面风险挑战的信心,这也体现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今年政府工作,再次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即将召开的2023年全国两会,相信代表委员将就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多方案,让民营企业放心大胆敢闯敢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