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文化投入大幅度增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然而,在某些地方,文化发展的设计、理念、管理等还存在许多误区,地方政府大兴土木,急于通过上大项目来发展文化,展示文化政绩,已经成为风气。
据报载,某省计划投资300亿元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并高调宣布890万元在全球征集建设方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西部某省三个县分别投资兴建黄河三峡孔子大殿、秦皇祭天广场三期工程、老子文化园,三个项目总投资规模1.4亿元。西北某省黄帝陵总共进行了两次整修,共投资2.8亿元。中部地区两个城市计划投入3.5亿元,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改扩建。南方某市累计投资2亿多元,新建各种祭禹建筑。华中某国家级贫困县号称投入1500万,塑造了18米高的女娲雕像。
这些项目耗资巨大、规模宏大、规划庞大外,都打着“发展文化,传承文明”的金字招牌。凭借着祖先、传统、文明这些巨大的牌位,一些贪大求全、劳民伤财的文化工程仓促上马。
应该肯定的是,最初的文化工程,萌发于拯救悠久传统当代断裂的良好意愿,所以工程仅局限于几个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地点,比如黄帝之于黄陵、炎帝之于炎陵。其发起者看好这些带有“寻根”色彩的活动对海外华人的吸引力,吸纳了大量海外资金。然而此后,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使得“文化热”变成了“工程战”,“传统;と取北涑闪恕白嫦日嵴健薄S谑,凡是有典可寻的名人都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大家都争着与古人攀亲,与名人结缘,以提名气、拉投资、争利益、建功德。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文化工程”活动。文化活动的排场越来越大,档次也越来越高,一些文化活动纷纷向“国字号”进军。某地甚至宣称:“全世界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圣地即将诞生”。
与“祖先争夺热”并行的还有地方剧院和舞台剧目的大制作。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城市耗资10亿元,建设了近7万平方米的大剧院,用20公斤黄金铺满大幕炫耀金碧辉煌,用钢总量近1万吨,宣称堪与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相媲美。南方某城市,一个歌剧院投资超过10亿元,建筑面积只有4.6万平方米,号称用钢总量超过鸟巢,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三大歌剧院。
一些地方为了角逐各种文化大奖,领导亲自挂帅,不计制作成本搞大型剧目,舞台设计越来越铺张,场面越来越气势宏大,道具、服装、布景动辄几大卡车,门票动辄几百、上千元。他们不去积极开拓市场,而是热衷于以评奖为名要财政投入。一旦评上奖,一些官员职务上去了,政府津贴拿到了,政府拨款下来了,导演、演员功成名就、名利双收之后,所创作的剧目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眼光锁定评奖的结果不难预料,许多文化艺术团体每年生产的文艺作品不少,能给老百姓看的却不多,文艺创作变成了摆设。
饮水思源,祭拜祖先,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这是泽被千秋的功德;加大对优秀文化作品和产品的褒奖和推助,使其在文化建设中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这无疑也是一件好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轰轰烈烈的祭祖、评奖、标志、奢华的背后,一种不正常的风气正愈演愈烈——某些地方官员、文艺团体领导好大喜功,制造文化政绩工程,以此作为晋身之阶。与这些庞大投入相比,百姓真正能够享受到的文化福利又有多少呢?
除耗资巨大、规模宏大、规划庞大外,这些文化政绩工程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花百姓的钱,露当官的脸。一次公祭活动、一出评奖剧目、一个文化地标,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更遑论那些耗资过百亿的文化标志工程。奢华之风占用过多的文化投入,导致了许多地方财政负担过重,使得一些贫困地区为建豪华文化工程频频举债或贷款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健康、均衡的发展。
文化的背后是良心,政绩的背后是政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等同于经济上的大投入大奢华,文化建设首先要满足文化温饱、立足文化民生。那些泛滥成灾的公祭活动、劳民伤财的评奖作品、好大喜功的工程项目,不仅与中华民族崇尚俭朴的传统美德不相符合,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格格不入。(李舫)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