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三十日电 题:香港人喜欢做义工
中新社记者陶社兰
星期六上午,走在香港街头,会碰到很多“卖旗”的,这其中有不少是身着校服的中学生。他们向行人兜售手里的标签。这些标签或方或圆或是三角形,上面写着各种福利机构的字样。买不买,完全自愿。如果行人愿意买,就把钱币放进他们手中的袋里,标签贴在行人的衣襟上。于是,你就会看到,很多行人,衣服上贴着各种各样的标签,在街上走着。这也成了星期六上午香港街头的一景。
其实,这就是香港的一种慈善募捐活动。最初募捐是卖花募捐,一朵鲜花和以后的一枝塑料花,然后是纸旗;再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标签,但仍沿旧习称“卖旗”。对市民来说,它是一种慈善活动;对卖旗的人来说,它是一种义务工作。
香港有多少义工组织?大大小小,难以计数。什么人喜欢做义工?男女老少,全都有。而义工的工作,各式各样。有上面说到的“卖旗”,有到老人院探访孤寡老人,还有“绿化义工”,清除杂草、浇水、巡视街道树木的生长状况等。这种绿化义工现在已有千多人。
不但是普通市民喜欢做义工,连一些社会名流也同样热衷做义工。像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很早以前就和丈夫成立了一个义工团,经常织些衣服、围巾等物品送给老人院长者。今年维园年宵市场摊位公开竞投,他们俩以一万八千元投得一个摊档,摆卖手工艺品。当然不是自己做生意赚钱,而是为病人组织“肾之友”筹款。
曾把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给女儿的范徐丽泰,对病人的苦痛特别感同身受。有人向她提议,不如今年在维园摆卖,筹款给有需要的病人。她想,这也好,除了可以把大家的心血回馈社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社会人士关注肾病病人。这是她首次参加维园年宵活动,预计到时会有百名义工帮忙。她说,这次是以她丈夫范尚德的名义竞投,所有费用都由她自己“包底”,不会花费政府一毛钱。而所有收入则会捐给“肾之友”,协助病人日常生活开支。
有数字显示,近年来,香港青年人做义工的人数在上升。香港青年协会的一项调查称,在十五至二十四岁的青年中,表示过去一年曾做义工的,二00一年是百分之二十五点三,二00二年是百分之三十一。而香港小童群益会对中学生的调查则指,近四成的被访者过去六个月有做义工,比一九九五年高出百分之六点九。也有超过六成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在未来的日子参与义务工作。
做义工的概念,在香港人中很普遍。有一次听一档电台节目,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打电话给主持人,倾诉自己很想谈恋爱,但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异性的机会很少。于是主持人建议她去做义工,因为做义工时,会认识很多人。瞧,原来做义工,也是一种交际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