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5日电 今日出版的《中国证券报》载文指出,在相对沉寂了一段时间后,近期人民币的内外政策取向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话题。虽然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公布使得加息预期进一步减弱,但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的突然转向,引发了市场对于央行可能再次动用准备金率工具的猜测。
由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过分充裕,在截至1月18日的五次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共发行了2180亿元的票据,其中远期票据700亿。但从操作结果来看,虽然发行量创了记录,但货币市场利率并没有显著下行,市场流动性所受影响有限。但央行此后的操作却突然转向,在1月份最后一周的操作中,央行仅发行了250亿的票据,而且全都是3月份缴款的远期票据。与此同时,为了保持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央行将在节前进行3次逆回购操作,目前已经进行了2次,向市场投放了280亿元的流动性。这与2004年4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的背景极其类似,这一切都使得市场猜测春节后央行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文章分析称,国际游资为赌人民币升值涌入国内,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央行在这种压力下更难做出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另一方面,游资涌入导致外汇占款急剧增加,央行被迫大量发行票据对冲,当这批央票到期后需要发行新的票据进行对冲,从而使央票发行陷入了滚雪球式的窘境。
对于央票发行所面临的窘境,央行显然有着清醒的认识,公开市场业务自去年底开始的一系列创新就显示央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虽然央行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有分析认为,这些举措多是央行无奈之下的选择,是一种被动的创新。
文章认为,而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春节后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说法开始在市场上出现,而央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不排除用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货币供应的讲话更是印证了市场的猜测。目前市场上普遍认为节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转向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但也有分析认为,央行节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并不大。由于准备金率是一个相对“猛烈”的政策,其效果是“一刀切”,往往在信贷规模过分扩张而面临通胀风险时实施,而目前并不存在这一情况。
央行票据和准备金率都属于数量型工具,逐步用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取代数量型工具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无论是发行央票还是调整准备金率都只是一种权益之计,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关键问题还是尽快完善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场普遍认为,如果年内央行进行人民币利率或汇率的调整,方式极可能类似去年10月份的加息,让市场出其不意。(徐建华)